浙商银行叶海靖:多措并举推动小微金融发展经验谈丨金融新未来
叶海靖 普惠金融业务总监
我从事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时间已经超过14年,在与部分业内人士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2022年是最困惑的一年:小微业务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做、做不起来。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我们多措并举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总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数字普惠的范围很大,但是不要太高估;二是推进很难,有时很无奈;三是路途虽然遥远,相信明天会更好。这三点感受来自实际从业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场景和真实反馈,下面我来逐一说明。
首先是数字普惠的范围很大,但是不要太高估。第一是范围问题。提到普惠金融,常把对象定义为“中小微”。但事实上,中型企业不在普惠范围内,小企业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属于当前的普惠范畴,因此存在范围高估问题。第二是数字化问题。这样一个范围的企业,数字化能解决其什么问题?一个常见的逻辑是,有了数字化信息就对称了,信息对称了贷款难的问题就能解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哪怕大如上市企业,经过严格的审计、有公开的评级,风险依然存在。因此,纵然数字化能够解决一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认为信息对称了就可以发放贷款了。从商业可持续的角度来讲,贷款能否发放,要看能否安全收回本金和利息,是否在风险可容忍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因此,我们认为,贷款中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有了数字普惠而全部得到解决,数字普惠确实为我们识别客户、拓展获客渠道、减少人工工作量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未来,数字普惠要进一步研究客户,解决更多的问题。
其次是推进很难,有时很无奈。毋庸置疑,数字普惠对推进商业可持续的促进作用很大,但是从内部和外部环境来说,法律、监管和政府服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法律方面,早在2015、2016年,我们80%—90%的业务就已实现了数字化签约,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字证书、数字化提款;但全国24个省外分行(包括部分长三角区域法院)都还没有办法确保在法律上认可这个数字化合约。此外,监管方面,对于数字普惠新场景、新模式,建议能够给予鼓励、理解和支持,适当提高容忍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标准,避免金融机构因害怕处罚而不敢创新、不愿创新。在政府数据方面,大银行可以较为方便地连接税务系统,但中小银行远没有这么便利,缺乏相关的服务接口和真实数据。除了数据可得性问题,可用性问题也同样存在。例如,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出台了很多免税政策,税务数据表现都为零或负增长,银行就难以根据这样的源数据发放贷款,这是外部的无奈。内部方面,虽然数字化能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区分不同风险的用户,但对于贷款数额、贷款期限、还款安排,事实上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在银行内部,经营理念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关键问题。近期,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把风险管理人员嵌入到业务部门,但这个工作落实很难,需要从董事长到行长再到各个部门统一思想,进行体制机制建设。在人才方面,数字化要求我们所有数字普惠从业者要懂产品、懂市场、懂风控,然而这样的全能型人才太少了。所以,中国金融业要走好数字普惠这条路,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无奈。
最后是路途虽然遥远,相信明天会更好。这是展望的视角。对于浙商银行来说,总部设在杭州,深耕小微金融已有十余年,是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小微贷款占比最高的,达到了20%。在风险方面,无论其他银行和市场如何波动,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都维持在1%左右。这并非因为小微业务没有风险,而是一个大概率上的判断。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把数字化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由省委书记负责,力度很大,为我们提供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诸多技术和方法,同时政务服务、司法等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善。未来,一是在技术上,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会相当广泛,因为银行所有的数据都需要进行分析、建模,最终走向人工智能。二是在数据上,需要持续积累。中国在2000年以前还没有个人征信信息系统,直到2004、2005年才建设出来,到现在的第二代征信信息系统,很多数据才逐渐积累下来。三是产业互联加物流,是数字普惠的短板,但也是一片。因为贷款的决策和判断不仅仅应该基于贷款主体的资质,更应该基于贷款主体的行为特征。行为数据有千千万万,其中互联网和物联网数据能够反映它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工商、法院沉淀的行为数据对银行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希望未来这类数据可以更加容易和便利地运用到小微金融领域。
叶海靖系浙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总监
(责任编辑:热点)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看上去遇到了矛盾。傍晚六点,梁英化名)还在自己工作的庄园接待游客,手机微信弹窗不断有同事问她:“怎么还不来?今晚吃一万块钱一斤的鱼哦。”梁英从18日中午就开始惦记这条鱼,她知道老板 ...[详细]
-
美联储主席:尚未采取“足够严格的政策立场”,预计今年不会降息
美联储大楼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3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4.25%-4.5%上调25个基点至4.5%-4.7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去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首次放缓加息幅度至 ...[详细]
-
预亏24.8亿,三六零交出近十年最差“成绩单”,周鸿祎早有预料?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时代的企业,大部分也会败给时代。PC时代的戴尔、惠普,移动互联时代之前的诺基亚,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最终也没能逃离时代的命运。转型和升级往往是和 ...[详细]
-
“木头姐”预言比特币将超过100万美元,美财经名嘴狂嘲:“我还能在海面行走呢”
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凯茜-伍德在周三一次采访中重申了她对比特币的看涨观点,认为这种加密货币的价格到2030年将超过50万美元,甚至达到100万美元以上。“木头姐”的这一预测遭到美国财经名嘴吉姆-克莱 ...[详细]
-
因销售过程未按规定实施录音录像等 邮储银行上海三家营业所遭处罚
9月1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家营业所因销售过程未按规定实施录音录像等,分别被监管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其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 ...[详细]
-
撰文 | 何芙蓉 编辑 | 吴先之当下,整个电商行业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时间倒回两年前,此时的直播电商在带动抖、快新电商玩家崛起的同时,也承接起为淘宝、京东等传统平台创造新增长点的任务,如 ...[详细]
-
北京时间2日凌晨,美国WTI原油期货周三大幅收跌,并创约三周来的最低水平。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报告称,美国上周原油供应量增加410万桶,为连续第六周增加,汽油和馏分油库存也有所增加。在美联储宣布 ...[详细]
-
管涛: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彰显外汇市场韧性——2022年外汇市场分析报告
汇率大起大落,彰显外汇市场韧性——2022年外汇市场分析报告凭澜观涛分析师: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分析师:刘立品摘 要2022年,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调整,但境内外汇市场仍然保持了平稳运行,市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订单量是旺季3倍!一家窗帘商铺,一天销售额50万元!中国轻纺城火爆复市!
来源:央视财经位于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国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这两天市场也迎来了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洽谈合作、采购新品,新春伊始,商户们都是信心满满,喜迎市场开门红,其中北联窗帘布艺市场,自农历正月初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