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共赢“新四化”,携手走向“合作2.0版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是新四化中德建交50周年,汽车产业领域合作是中德走中德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自从大众汽车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汽车中德双方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合作就不断深入推进。几十年间,合作合作德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高速发展,共赢中国市场也成为大众、携手奔驰、版本宝马等德系品牌在全球最重要的新四化市场,而与德系品牌的中德走合作对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汽车加速推进,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产业中德汽车领域合作也开始进入“2.0时代”。合作合作新形势下,共赢如何继续推进中德汽车产业深化合作,携手不断实现共赢?中德双方汽车工业协会一致表示,继续推进中德汽车产业深化合作是大势所趋。 中德汽车合作成绩斐然 1985年3月,上汽大众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之一,也是中德汽车合作的开始。随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也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大大推进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 “一汽集团有‘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之称,大众集团则是德国规模和产销量最大的整车企业,双方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合,这种合作已经奠定了一汽-大众成功的基础,使得一汽-大众能够发展成为中德企业合资合作的标杆。而且,这种标杆效应不单单是针对汽车行业,而是能够外溢到中德全产业领域。”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副总裁张琳说。 “有了一汽-大众之后,真正的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汽车工业发展质量体系才建立起来。一汽-大众在导入奥迪和捷达的过程中,通过国产化、组装,让中国汽车产业真正接触到了德国的质量体系,并在此后一直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的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介绍,一汽-大众反哺了一汽集团,带动了零部件体系,提升了造车的质量。从质量标准、质量流程到产品的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法规、安全法规、排放法规等,基本上都是随着与大众的合作引进的,对我国汽车产业整个体系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张琳表示,中德的产业相似度非常高,中德的发展历史也有共同点,都充分享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让企业非常务实地在华投资、发展、合作。经过多年发展,中德的汽车产业已经完全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德国大众和一汽集团作为合资双方之间拥有极高的信任度,能够充分合作。这么多年以来,德国大众跟一汽的‘联姻’关系始终非常稳定,双方能够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消费者口味的变化等,并能共同积极应对。这让我对大众与一汽的合作,以及德系企业在华发展都充满信心。”张琳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表示,一汽-大众发展了30多年,为企业本身以及为行业都留下了包括生产、研发、质保、人力、营销等方面的强大体系力,树立了合资企业的标杆。 产业开拓必将继续深化 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车“新四化”的发展正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发生巨大变化,也进一步推进中德汽车产业不断深化合作。 “汽车‘新四化’背景下,中德双方汽车产业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张琳表示,电动汽车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汽车,对于德国来说是“半新生”领域,而中国市场已经经历10年的发展。在个别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尤其是电池技术方面,中国企业表现出色。 “德国虽然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在生产质量、零部件整合等方面具备很强的技术积累,但在新的领域仍需抓紧转型,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变化。在新的技术发展背景下,德国企业更离不开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张琳介绍,大众在积极筹建自己的软件部门,一汽集团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着很大的尝试。双方都意识到,在软件定义汽车、通过数据支撑软件迭代从而实现汽车的升级和技术发展等方面,一汽集团和大众集团都需要大力提升。因此,双方在这个领域更应该精诚合作,而不是简单通过在传统汽车领域的技术转让和车型导入来赢得市场。 “这个阶段的技术合作,尤其是全面深入和全方位的技术合作非常重要,双方在这方面合作的深入程度,决定了之前30多年合作的成功经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未来的30年当中。”张琳说。 “中国是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中德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市场发展的机会。在这个市场中,双方都可以积累经验和教训,而这些是目前在全球其他市场所得不到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研发,未来可能会进一步转向中国,贴近中国市场,其整个供应链也会在中国逐渐形成规模,这将支撑包括大众在内的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实现双赢。 随着中、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核心零部件市场也将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中国的一些零部件企业也将进入包括大众等在内的国际汽车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从而推进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化进程,为强化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做出贡献。 “未来,中国很多的智能网联企业,包括电池等领域的零部件企业,可能都将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大品牌。”许海东说。 “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发展,中德汽车企业均在转型和企业战略方面进行了充分考虑,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一汽-大众在中德合作中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张琳表示,在未来的若干年间,非常期待一汽和大众能够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领域取得与过去30多年同样的成功。 携手走向“合作2.0版本” 付炳锋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合作发展,中德汽车产业从开始阶段的产品、技术、研发合作,逐步发展到共同探索走向国际市场。如果将前面的合作阶段称作1.0版本,则未来的合作应该称作2.0版本,届时双方将共同走向历史新局面。 “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中国也是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未来,中德两国汽车产业进一步深化合作将是大势所趋。” 例如在电动车领域,张琳表示,作为关键性因素的电池,需要中国这样快速迭代、快速创新的场景,只有在中国,产品才能被市场充分测试和认可,之后再取得全球成功。 付炳锋表示,凭借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可以在高端产品领域一试身手。而进一步高水平的开放,将给企业合作奠定良好基础。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的典范,希望未来依然是一起合作走向国际市场的典范。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中,中德双方将共同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态,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从而实现双赢。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受疫情影响,免税店难逃业绩下滑“困境”
- 英媒:英国的家庭医生时代正在结束?
- “国企员工炫富称有后台”?江西国控通报:普通员工的朋友圈被人截图转发
- 天相投顾:82只基金满足养老目标基金要求 华夏基金11只数量最多 交银施罗德基金225亿规模最大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中房协主办房地产纾困项目对接商洽会 信达、中金等金融机构参与
- 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第26届年会:保险科技何去何从?
- 这些高颜值相机适合毕业旅行和追学妹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NASA选择Draper向月球背面发送科学载荷:预计在2025年着陆
- 鸿海:公司稳居苹果第一大供应商,平均员工数高达 100 万人
- A股缩量三连阴,300亿增量资金即将入市,这一板块将有大动作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将营造更加优质的开放环境 健全更加安全的开放体系
- 北京蓝湖房地产经纪公司被罚 涉嫌以隐瞒、欺诈等不正当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
- 最高检:去年单位犯罪起诉数明显下降,涉企合规改革见效
-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抒写多彩民族的动人诗篇
- 北京:24日起进入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 “与好友妻子有染”?马斯克反驳美媒报道:完全是胡扯
- 盖茨成全美最大“地主”:农田面积超纽约市,动机遭议员质疑
- 周汉民:产业链供应链固链在经济重振中极具重要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