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长刘昆称财政政策适时加力,有哪些方向?
刘昆表示下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财长称财策适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刘昆力靠前安排、政政加快节奏、时加适时加力。财长称财策适未来税费支持政策加码和专项债额度增加等或是刘昆力主力 稳经济财政政策走向总是备受关注,财政部部长刘昆最新表态则给出了方向。政政 在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时加刘昆作《国务院关于2021年中央决算的财长称财策适报告》(下称《报告》)。 在谈到下一步财政政策时,刘昆力他表示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政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时加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财长称财策适靠前安排、刘昆力加快节奏、政政适时加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管控重点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财政部正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未来有望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变化适时推出。从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加码路径来看,未来税费支持政策力度有望适度加码,尤其是缓税费政策持续加码,给企业纾困,助力稳就业。下半年可能会通过动用存量债券额度、调整预算增加发债规模乃至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来适度增加举债规模,来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地方抗疫和保基本民生等。 税费支持力度不断加码超过3万亿元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政策除了加快落实已有税费支持政策外,还针对困难行业、小微企业等出台新的税费支持政策,这主要体现在增值税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等方面。目前税费支持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元。 根据财税部门新政,7月份起对新增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七大行业予以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预计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资金,缓解这些受疫情冲击较大困难行业企业资金压力。 刘昆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宣传辅导,加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6月30日前基本退还符合条件的存量留抵税额,新扩围的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可以自7月纳税申报期起申请退还留抵税额,全年退税减税总量约2.64万亿元。 专家认为,未来不排除留抵退税进一步扩围的可能性,不过今年留抵退税规模已经高达1.64万亿元,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可能空间并不大。 在社保方面则主要是采取缓缴政策范围扩大,时间延长。比如,近期缓缴养老、工伤、失业保险从5个特困行业扩围至汽车制造业等总计22个行业以及困难地区中小微企业,缓缴期限普遍延长至年底。国务院预计今年此举缓缴社保费3200亿元。 为进一步助企纾困和稳岗,6月15日国常会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地区,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的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 专家表示,缓缴社保费可以缓解当前企业资金压力,与此同时也兼顾财政可承受能力。下一步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不排除继续加大缓缴社保费力度和延长缓缴时间,甚至适当免除部分困难行业社保费也可考虑。 另外,今年还针对特定困难行业出台新的税费支持政策。 比如为了鼓励汽车消费,今年6月1日至年底对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预计最高省1.5万元。为了支持疫情防控中居民物资保障,今年5月1日至年底对纳税人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扩大基建投资、保民生 为了对冲经济下行,今年中央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各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今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 刘昆在上述会上表示,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全部下达,截至5月底已发行2.03万亿元,完成下达额度的59%,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万亿元。 他要求,下一步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比如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集中度,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项目建设,将专项债券支持领域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按照国务院部署,第一财经梳理各地稳经济相关文件,均要求在6月底前完成专项债发行任务。根据公开数据,6月份地方密集发行专项债,预计6月底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突破3万亿元,将基本完成既定发债任务。另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基建相关支出也保持明显增长。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随着地方基本在上半年完成发债任务,这也为下半年预留发债空间。未来如果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不排除地方通过调整预算方式,动用各地存量发债空间。中央财政也可能通过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新增专项债额度,或者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来支持地方重大基建项目投资,适度支持地方抗疫等民生支出。 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下称“三保”)底线是财政基本职责,今年财政收入出现下滑,而刚性支出增加,一些地方“三保”压力有所加大。 刘昆表示,由于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等影响,4月、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部分省份下降较多。从财政支出看,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增长5.9%,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从全年来看,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完成预算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他要求,下一步财政政策重点之一,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突发疫情处置,所需相关资金纳入“三保”范围予以保障,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做好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将债务风险较高、库款保障程度较低、财力相对薄弱地区作为重点,加强资金调度和库款监测,及时发现和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刘昆说。 为了支持基层“三保”和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支持力度空前。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8%,创近些年新高,这有利于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为了支持地方加快退税,近期中央财政提前将明年4000亿元专项资金下达地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上海等你来……
- 丁祖昱:上海土拍恢复,竞拍资金等变化明显
- 理财业务存在三项违法违规行为 光大银行被罚400万元
- 美国银行预计欧洲央行2022年至少两次加息50个基点
-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若俄石油产量下降,沙特有意增产以抑制油价
- 昨夜突发!猴痘概念“炸场”,龙头暴涨近30%!世卫组织公布重要数据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
-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细化 多地针对疫情形势调整防控政策
- 今年“高考房”整体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5%
- 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预计客流回暖,日均发送540万人
- 国家邮政局:5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69.2,环比上升11.6%
- 美银证券:维持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5.89港元
- 快讯:阳光乳业盘中跌停 上演“天地板”
- 当CPU巨头英特尔盯上GPU:4个月6次出手,从游戏到数据中心市场全面点燃
- 资本大鳄云集洽购 谁能吞下东芝?
- 卖口罩收入猛增8亿多,现业绩腰斩,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平均值,健尔康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
- 截至目前,四川雅安地震已造成4人遇难41人受伤
- 今晚非农数据有何看点?会吓得美联储9月喊停加息吗?
- 北京银保监局:截至目前辖内银行已为9.3万余人次提供了按揭贷款纾困服务,涉及还款金额超过30亿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