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稳价,国庆节前多方加大肉源供应
作 者丨陈洁
在盘桓一段时间之后,保供稳价生猪价格继续上行。国庆供
9月24日,节前加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9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多方生猪(外三元,肉源下同)价格23.7元/公斤,保供稳价和9月上旬相比,国庆供上涨0.9%。节前加
浙商期货研究中心研究员万晓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多方目前生猪供需相对偏紧,肉源前期产能去化继续在供给端兑现,保供稳价二次育肥进一步争抢猪源,国庆供整体猪源供应偏紧。节前加尽管近期需求相对偏弱,多方但是肉源猪源偏少下养殖户普遍看好后市猪价,惜售扛价情绪较重,整体猪价呈现偏强走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国庆节前,多方宣布将加大猪源供应。近日,发改委表示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与此同时,、均公开表示,将在国庆节前后加大生猪供应量。
“发改委的定调是,避免猪价过快上涨。”期货农产品事业部研究员魏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目前猪价上行周期,如果产生过快上涨风险,发改委会通过政策,比如加大投放猪肉储备来平抑价格。
国庆节前猪价强势
最近半年,猪价进入上行的猪周期。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6月11日至9月26日,仅仅三个半月的时间,生猪价格涨幅达到53.4%。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CPI数据,8月畜肉类价格上涨10.1%,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22.4%,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
进入9月中下旬,猪价的上涨也颇为明显。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9月26日,生猪24.53元/公斤,这一价格较9月10日的23.29元/公斤,上涨5.3%。
生猪分析师李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天气转凉,大猪需求增量,但大猪供给量下滑,肥猪供少需多,支撑其价格涨至高于标猪价格,养殖方开始压栏增重,供给端缩量。而终端需求跟进不足,消费面清淡依旧。从养殖端来看,养殖户看涨四季度行情,加之腌腊即将到来,对大猪需求增加,养殖户有较强的挺价意愿。
为此,在国庆节前,多方加大了猪源供应。
9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每公斤22—24元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预案确定的6:1至9:1合理区间的上沿。
“近期,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供应,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近日还将投放第三批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孟玮指出。
魏鑫指出,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这个数据是一个什么概念?其实一个月全国猪肉的总消费量在500万吨左右,20万吨并不算大,加上普通人的猪肉消费以生鲜为主,冻肉不一定能够马上替代鲜肉流入市场。因此,猪肉抛储更多起到传递政策信号的作用,同时对于猪肉产业链产生一定传导作用。
万晓泉指出,从8月底开始,发改委积极调控生猪市场,主要是引导产业正常运行,保障市场充足供应,稳定生猪价格。目前已经进行了三批冻猪肉投放,尽管数量上对市场供需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在引导市场正常运行上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保供稳价。
除了政策层面,近期,部分企业也宣布国庆节将加大生猪供应量。
比如,牧原股份销售部公众号表示,国庆节将加大生猪出栏量。而温氏商城表示,温氏股份将在生猪市场保价稳供上主动作为,于国庆节前后加大供应量。
魏鑫指出,目前,一些企业表示国庆会加大生猪出栏量。但需要指出的是,生猪生产有周期,一段时间大企业能够出栏多少生猪,都是基本确定的。
“如果这段时间出得多,下段时间就可能出得少,这是一个调节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希望提高猪肉总供应,其实应该是继续育肥后再出栏。”魏鑫表示。
李晶则指出,目前需求端整体支撑有限,掣肘猪价冲新高,预计后市生猪养殖盈利有上涨空间,但涨幅有限。
猪价上涨空间有多大?
发改委和部分企业在国庆节前加大猪源供应,其目的就是抑制猪价过快上涨。
孟玮在上述发布会上指出,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几个月,国家生猪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
那么,什么是猪价过快上涨?
2021年6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发布,分别提出了过度下跌情形预警分级和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
其中,在过度上涨情形预警分级中,当猪粮比价高于9∶1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2周处于10∶1-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在30%-40%之间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高于12∶1,或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当周平均价同比涨幅超过40%时,发布一级预警。
“猪粮比大于9:1,为过度上涨的三级预警,对于目前的价格,就意味着生猪价格达到26元左右,可能会触发预警。而从时间上看,如果目前的价格在一周上涨的2-3元,那么也是一种过快的上涨。”魏鑫表示。
目前来看,生猪市场的供需两端都有不同的压力。
魏鑫表示,从过往来看,猪价在三四季度都是高价期。加上今年从7月份开始,对应去年9月份、10月份母猪产能深度去化,导致今年7、8月份出现生猪供给量的低点。加上养殖户惜售心态明显,导致整体供应偏紧。
“在供应偏紧的背景下,养殖企业的话语权较强,价格也出现提升。如果希望价格出现反转,需要供给量总体的提升。不过,猪价偏高,对于消费的影响不小。从屠宰端的反馈来看,中秋之后的生猪屠宰量进入一个相对低点。”魏鑫表示。
那么,国庆节对猪肉消费提振情况如何?
魏鑫表示,国庆对于猪肉消费市场是否会有大的提振,需要看民众出行和聚餐的需求,但目前来看因为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如果节日大家减少聚餐,那么猪肉消费在国庆节期间将很难大幅提升。
李晶指出,根据近期节假日前夕的市场备货情况来看,需求面整体不及往年。体现特点是备货时间持续较短,国庆节前预计会有一波消费的热潮,但估计涨幅有限。国庆节前整体猪价或保持相对平稳,节日期间或变动不大。
“目前处于猪周期的上升阶段,从产能去化的角度分析,在5月份过后,养殖户和养殖场有增产动作,后市涨价空间整体有限。未来具体对价格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国家储备肉的调控政策,以及供应端实质性的出栏量。”李晶指出。
万晓泉表示,国庆节预计将对猪肉消费形成提振,预计国庆节猪肉消费将明显好转,但就整体消费体量来看可能仍相对受限。
“目前仍处于猪价上行阶段,但由于产业集中度提升、资金参与度增加,产能调整节奏加快,预计周期运行时间缩短波动区间收窄,后市涨价空间受限。后续若供给的增加或者消费提振不及预期,都可能抑制猪价上行。”万晓泉表示。
(责任编辑:综合)
-
截至上半年川渝两地投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63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川渝银行业保险业正全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9月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上半年,川渝两地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 ...[详细]
-
央视网消息:今天,全国首个规范住房租赁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租房也需进行合同网签和备案登记。根据《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北京市将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利用科技手段提供合同 ...[详细]
-
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工业互联网是中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吴忠泽出席 ...[详细]
-
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大盘蓝筹股、支持鼓励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9月1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永松将军亲友处获悉,开国少将、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杨永松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1日中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公开资料显示,杨永松,广东大埔人,1919年出生,1930年 ...[详细]
-
2022年9月1日,据深圳市卫健委通报,8月31日0-24时,深圳新增62例阳性病例,包括3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7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深圳市卫健委指出,昨日新增感染者轨迹涉及福田、罗湖、南山、 ...[详细]
-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
“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要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进一步推出符合我国国情、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9月1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保 ...[详细]
-
沪指探底回升涨0.24%! 煤炭板块走强,种业概念一度飙升逾4%,原因是......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今日早盘,A股整体微幅震荡,沪指探底回升涨0.24%,多空双方围绕上证指数3200点展开激烈争夺。盘面上,煤炭、种业、家用电器、房地产等板块相对 ...[详细]
-
王晓松算是化解了其父王振华留下的危局。新城控股601155.SH)流动性将得以缓解。2022年11月17日,公司披露,交易商协会已受理公司15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目前正按照相关自律规则开展注册评议工 ...[详细]
-
国际金融报黑松露流心奶黄、净素苏式、双黄白莲蓉、榴莲冰皮,还有永远自带话题的“五仁”.……随着中秋节的临近,月饼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大型超市发现,不同口味的月饼礼盒已被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