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动态清零”不可持续,驻英使馆驳斥:事实证明“动态清零”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4月6日,动态清零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答记者问。英媒英使
记者:近来,称不斥事英国一些媒体声称中国的可持“动态清零”政策不可持续,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近期疫情中“溃败”,续驻效果给全球经济“带来供应链风险”,馆驳你对此有何评论?实证
使馆发言人:个别媒体歪曲“动态清零”含义,提出中国应该放松防控措施,明路选择“与病毒共存”,动态清零其抹黑中国、英媒英使挑拨离间、称不斥事制造恐慌、可持唱衰破坏之心昭然若揭。续驻效果
中国的馆驳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其目标恰恰是实证追求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2022年1月天津出现疫情时,采样过千万仅用时4.5小时,且封控区域精准到商户、单元。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生产生活正常,全国感染率和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截至 4月5 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 4 亿 9205 万例,确诊最多的美国有8183万,英国 2121万;全球新冠肺炎累计死亡 618 万例,美国 100.8万,英国 16.5万。根据中国政府数据,中国确诊15万多例(157378),死亡4638例。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实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定的代价,但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面对可否“与病毒共存”,是否可以放任、不作为、不担当的问题,中国政府的答案是明确的。正因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武汉到香港再到上海,中国政府始终拒绝“躺平”,而是动员起强大的国家力量,举全国之力,以最快速度、最强力度、最大覆盖面阻击疫情,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中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维护和保障。中国是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1%,增量即相当于排名世界第六位经济体的总量,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仅上涨0.9%。2022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定为5.5%左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实施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也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700亿美元,2022年前两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7.9%。以上数据表明,中国坚持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中国人坚守“动态清零”疫情防线是对国际抗疫和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最大贡献。
(责任编辑:娱乐)
-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需求端保住房交易,供给端保交楼,政策思路已非常清晰。中房报记者许倩丨北京报道稳楼市稳预期,政策层正施以更大力度援手。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稳住经济大 ...[详细]
-
【#将对恒大采取法律手段催讨纠纷款#】5月5日,上海建工召开2021年业绩说明会。在业绩会上,有投资者询问关于公司工程领域涉及的多项恒大集团的诉讼事项,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表示,针对高风险房企的违约事项 ...[详细]
-
据 Apple Insider 报道,波特兰的 Apple Pioneer Place 零售店可能很快就会拆除骚乱和抢劫后竖立的钢栅栏,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面板。自 2021 年 2 月以来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5日早间消息,本周,股东向美国加州一家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过去几个月在确保付费用户增长方面的说法误导市场。本周二在旧金山联邦法院提起的这起诉讼要求Netflix为今年的股价 ...[详细]
-
媒体称OPEC考虑增产至多50万桶/日,沙特否认,油价过山车
据媒体报道,沙特和其他OPEC成员国考虑增产至多50万桶/日。油价应声暴跌,一度跌6%。不过此后沙特否认相关报道,沙特能源大臣表示,目前每天减产200万桶的做法将持续到2023年底,随时准备在必要时进 ...[详细]
-
[环球网报道]台湾本土疫情升温,单日确诊数连续超过万例。台湾中时新闻网5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为了协助县市政府1922免付费传染病咨询专线)专线人力不足,台防务部门正式通令各部队,遴选“具大学学历、电 ...[详细]
-
招商基金李湛解读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重要定位 基建进一步发力带来结构性机会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重要定位解读一、会议背景2022年4月26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详细]
-
当地时间5月4日,据《纽约时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别官员消息,美国曾向乌克兰提供情报,帮助其定位并击杀多名俄罗斯将领。此前乌克兰军方称乌军已经击杀了12名俄罗斯将军,但该官员拒绝透露,其中有多 ...[详细]
-
11月22日,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首跨节段拼装梁架设,这是目前国内时速350km高速铁路中单跨最重的节段拼装梁。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位于重庆高新区境内,全长1209.09米。“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种类多, ...[详细]
-
本报记者 裴昱 北京报道作为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消费群体,Z世代已成为国内消费的下一个增长引擎,了解这个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显得越来越重要。Z世代是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人口。根据国家统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