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抗高温干旱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8月21日,农业农村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部全研究抗御南方高温干旱夺取秋粮丰收有关工作。力赴粮丰
会议指出,抗高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的温干卫战最大威胁。当前旱情仍在发展,旱打高温热害和干旱碰头,赢秋造成南方部分地区中稻、收保夏玉米受灾较重,农业农村抗灾救灾形势严峻、部全任务紧迫。力赴粮丰要把应对高温干旱、抗高夺取秋粮丰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温干卫战深入分析高温热害和干旱对中晚稻、旱打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赢秋影响,分区域分作物采取针对性抗灾救灾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坚决打赢秋粮丰收保卫战。
会议强调,要分区分类落细落实应对高温干旱的措施,推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统筹调配水源,指导农户根据高温旱情发展情况实施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热等以水调温措施;对于丘陵岗地、“望天田”等缺乏水源的区域,通过机械、机井等提水送水,尽可能扩大水源,发挥好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集中喷施叶面肥、抗旱保水剂等,千方百计减少因灾损失;对于受灾较重甚至绝产的地块,要适时补种改种晚秋作物。抓紧调度有关地区中稻受灾情况,针对高温热害对结实率的影响程度,细化提出后期田管技术指导意见,落实好“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措施,在增加粒重上下功夫,力争把高温干旱影响的产量尽可能追回来;晚稻生产要重点防范可能发生的伏秋连旱,提前制定针对性工作预案和技术指南,抓细防灾减灾准备。
会议要求,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合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加密高温旱情和抗灾工作进展调度,加强部领导和相关司局包省包片督促指导,继续发挥好科技小分队作用,组织南方受旱省份各级农技人员下沉到市县到村组到田块,强化针对性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措施落地见效。要公布抗高温干旱夺秋粮丰收热线电话,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主体反映的困难问题。
会议强调,对下一步农业灾害的不确定性,要宁信其有、宁信其重,做好预案、掌握主动。针对秋粮生产还要过的病虫害、北上台风、东北早霜、南方寒露风等多个关口,提前分区域分灾种做实应急预案,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工作准备,大灾小灾都要防,西瓜芝麻都要捡。要加大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水利设施和农田建设有效衔接,实现灌溉渠系配套,不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焦点)
-
从“隐形大国”到疫情后经济增速亮眼,印尼如何成为G20峰会焦点
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落下帷幕,这也让印尼成为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良好的经济表现和资本市场回报,让印尼这个东南亚人口大国在2022年成为国际资本的热衷去向之一。英国《经济学人》文章这样写道:“ ...[详细]
-
据俄罗斯卫星社22日援引伊朗学生通讯社报道,伊朗已经开始在福尔道核设施内生产丰度高达60%的浓缩铀,在纳坦兹和福尔道核设施建造了新的级联离心机IR2M和IR4,在这些核设施中启用新的离心机,并计划将福 ...[详细]
-
央行、银保监会: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
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 ...[详细]
-
11月23日,在第四届国际再保险会议上,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正式亮相。会上,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表示,上海是支持改革开放的深度阵地,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枢纽,银保监会一直积极支持 ...[详细]
-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 ...[详细]
-
2022年11月21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正式公布了2023年度新晋Fellow名单。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因其在网络智能化和自组织蜂窝网络领域的领导力for lea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上海报道近日,湖南省、安徽省先后发布了两份文件,锚定了各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其中,11月19日,湖南省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湖南省规划》 ...[详细]
-
今天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4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当前北京市疫情上升态势明显,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最吃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