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逃离深圳,广州却多了1万人
来源:无冕财经
过去一年,房产隔壁的中介深圳倒了500多家中介门店,1万多名从业者离开,逃离但广州的深圳中介门店和人员还在增加。广州为何能成为“避风港”?广州
作者:陈欣苗
实习生:罗婉儿
“现在是来一个走一个。”广州裕丰房产经纪人吴辉(化名)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却多现在行情不太行,房产很多中介都做不下去,中介除了一些资历深的逃离经纪人,他们客户资源多,深圳盘源也多。广州
而今的却多广州楼市,仍无重磅利好出台,房产在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趋向宽松之下,中介成交复苏缓慢。逃离传导到中介从业者,也多是一个“难”字。
广州这轮严调控,可追溯到去年4月,在那之前,作为珠三角核心区的“房价洼地”的广州,成了不少投资客的落脚地,楼市跟着深圳,火热了起来。
去年2月,深圳二手房指导价政策重拳出击,市场特别是二手房交易一下哑火,中介从业者一片哀嚎。反观广州,同年4月接连出台调控政策,给楼市降温,但作用到中介身上,却颇不相同。
单从数据看,过去一年,深圳消失了500余家中介门店,1万出头的从业者离开这个行业。反观广州,对应这两个指标,反而是分别增长了约250家、1万人。
广州,反而成为房产中介的“避风港”?
“越老越吃香”
房产交易市场的低温影响经纪人开单,成交量下降、成交周期拉长、门店业绩下滑,是直接表现。
“就比如今年的五一,出来看房的客户都少,成交量就下降。以前店里月均业绩可达50万-60万,现在保守15万-20万,缩水超六成。”吴辉说。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怎样都有客户能成交,现在客户量极少,成交一个客户的周期很慢。”广州另一小中介房产经纪人吴森(化名)亦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现在的市场,有价无市,客户选择多、都在观望,成交周期大多是45天到75天,相比之前拉长了一倍。
“门店关门,或者公司倒闭的都有,特别是地方比较偏的、或竞争压力大的小经纪公司,基本都做不下去了。”吴辉感慨。
整体上看,去年4月开始,广州楼市轮番调控,下半年一二手房交易均出现不同程度转冷。进入2022年,又受疫情及清明假期制约、无重大利好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成交复苏缓慢。
特别是二手房市场的冷却造成的冲击。
二手房买卖收入是绝大多数中介机构的收入来源。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2021年,广州分别有36.99%、31.51%的中介机构这一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为30%-50%、50%以上。
据广州中原数据,4月份,广州二手房成交量7274宗,仍环比下降13.5%,同比大减54.6%,各区成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不过,区域分化也很明显,中心城区比如天河、海珠多个板块成交活跃,部分经纪人的生存境况尚可。
比如广州天河东片区的置家房产经纪人小军(化名)就表示,其所在片区的交易情况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变化不大,大环境的变化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影响和压力,“仅就五一而言,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情况还是挺好的”。
“现在主要是经济不景气,做生意赔钱、着急卖房的的比较多,但附近商圈成熟,涨价机会小,近两年也才涨了1000块左右,买家观望的比较多,也还是有买的。买家以刚需和置换为主,投资的现在很少。”小军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
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多位经纪人表示,新人普遍赚不到钱,经纪人“越老越吃香”的情况更加凸显。
“中介这一行,比不了拿稳定工资的,一开始几个月还有底薪,之后就没有了,纯看提成。说白了,有业绩就好,没业绩啥都没有,吃饭可能都有问题,压力大,特别是新人,承受不了就要离职。”吴森说。
“老经纪人,特别是在业内做了七八年的,相比新人,客户多,房源也多,业务能力,包括与客户沟通、谈判等撮合交易的能力,都更具优势。”吴辉表示。
小军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中介行业还是要看专业性,从事时间长、越专业的,都会赚到钱,赚不到钱的都是新人。
“从业时间越长,认识的房东和客户就越多,你越专业,房东和客户才会更相信你。新人都要慢慢熬的,坚持的住都会赚到钱。”小军解释道。
广州成避风港?
同样是难,但整体上看,广州中介遭受的冲击,不似临近的深圳那么大。
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还要从上一轮广州楼市的火热说起。
“如果说那三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像轿车,启动快提速快,广州就更像是一台公交车,启动慢提速慢,同样刹车也比较慢,而且容易受到深圳的影响。”自媒体“米宅”在一篇分析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的文章中指出,2020年下半年,深圳房价暴涨因素刺激到广州,出现新房和二手双双大涨的局面。
在深圳2021年2月发布二手房指导价后,广州于4月才开始新一轮严调控。
“每次政策变动都会影响市场,影响经纪人的饭碗。”吴森说,去年下半年,广州二手房交易增值税“2年改5年”和指导价政策后,二手房市场开始降温。
但他指出,相比深圳是全市范围内的指导价调控,广州仅针对市中心的小区,下滑的力度并没有深圳那么严重,对中介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一组数据可供对比。
2021年,深圳二手市场直接进入冰封状态,成交套数同比下滑57.3%至40699套;对应广州,二手成交11.7万套,同比回落仅10.6%。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连续下跌11个月后,4月份,深圳二手房止跌,而广州已是连续3个月保持微幅上涨,市场信心重建的速度明显快于前者。
类似门店关停一片、大批房产经纪人失业哭惨的情形,并未在广州出现。
从两地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上看,2021年,广州的中介机构、门店、从业人员数量仍是增长状态,数量分别新增434、253、9949。
反观深圳,这3项指标均下滑,中介机构和门店分别减少了792家、525家,星级人员中介人员足足减少了10453人。(注:暂时中止从事房地产中介及其关联业务的,即为无星级)
“2021年,二手房市场受突如其来的‘二手房参考价’新政影响,全年持续低迷运行,中介行业‘出清’与转型速度加快。”深圳中介协会在其年报中指出,新增备案机构量大幅下滑48%,预计后期调控仍从严,业内将主要以存量机构竞争为主。
据第一财经消息,目前广州等发布二手房参考价的城市,在实际的二手房交易中,银行已经可以不按照参考价格贷款,但是,深圳仍然是严格按照2021年2月规定的参考价进行贷款。
可见,无论是从政策打压力度和楼市本身的特征而言,广州楼市并不如深圳楼市那般大起大落,传导到中介从业人员身上,也颇为不同。
或者说,深圳调控的骤然打击,将市场,特别是二手房的流动性直接锁死,让大多中介猝不及防,相比之下,广州的手段则更为温和,不至于出现直接压倒一片中介的情形。
一定程度上,广州楼市的相对健康,反而成为本轮楼市下行中房产中介的“避风港”。
“刨除个人能力,深圳的佣金和代理费都要更有优势些,但从楼市特点上看,广州相对平稳,有沉淀的话还是会有成交,但深圳则是起起伏伏,看运气了。”知乎上,在对比广州与深圳两地做中介哪个更赚钱时,一位房产中介如此回答。
中小中介“抱大腿”
看似面对较为温和的市场环境,但中小房产中介的日子并不容易。
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走访中发现,现在的环境下,中小房产中介的生存空间更受挤压,加盟大平台,成为生存之道。
直接因素是,在房产经纪行业线上化、平台化的趋势下,中小中介有天生的资金劣势,自建平台几无可能。更重要的是,客户和房源,这两大中介公司生存的命脉,大平台往往占据更大优势。
在广州,不少中小中介都加盟了贝壳找房平台。
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翻阅《广州市房地产中介信用白皮书(2021年)》发现,全市 20 家门店数量较多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品牌,就有9家是贝壳旗下的,包括自有品牌链家、德佑,以及入驻的置家、住天下、住商等。总计3355家门店,贝壳旗下就占了约56.75%。
吴森所在的小中介公司,就于今年3月重新入驻贝壳。
说是“重新”,是因为在此之前,他的团队曾因贝壳的强管控而选择“退壳”。
“贝壳的优势就是大平台,有流量,流量会转化为客户,平台上房源共享,这是那些没客户、没房源的中介考虑加盟的主要因素。但一旦加盟,就要遵守规则,贝壳内部管控严格。”吴森称,比如考试,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没达到要求就关掉你的平台系统,这样你就没有流量,又比如,业绩和流量挂钩,“有成交就有流量,没成交流量也少”。
据他介绍,一开始,他加入的是一个加盟贝壳的中介品牌,但因与贝壳的制度不合,他跟着几个出来单干、在行业深耕较久(4年起步)的同事,加入他们成立的小中介公司,并加盟了另一个平台优居找房。
但后来,他又跟着这公司重新入驻贝壳。“跟着公司走,贝壳的二手房源还是多,这是优势。”谈及重回贝壳,吴森说道,他的直观感受是,现在越来越多客户都选择看贝壳。
只是,规则仍很多,竞争也大,房源共享机制下,一套房源对应多个经纪人,“只要有客户要,能联系到产权人就能卖。”
言语间也透露着些许无奈,“没办法,都是这样,广州大多中小中介都在贝壳旗下了”,加盟后原有团队会保留,门店不多的中介公司不能保留品牌,要加入德佑,即链家旗下的加盟品牌。
小军也表示,“现在好多中小中介都加盟贝壳,不加盟没有办法,客户少,房源少,生存不下去了。”在他看来,贝壳在流量和房源方面优势很大,“主要还是真房源,品牌做出去了,客户相信你,才会过来看房。”但他也提到了贝壳对入驻的中介管理严格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活下去才最重要。
(责任编辑:休闲)
-
美国《纽约时报》11月18日文章,原题:写字楼为何仍陷入困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拥有大型写字楼的公司度过了噩梦般的两年。如今,更多上班族回到办公桌前,但在纽约、波士顿、亚特兰大、旧金山等大城市 ...[详细]
-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股周四午盘继续下滑,科技股跌幅领先。美债收益率倒挂现象加剧。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3%超预期,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1.3万人,为连续第五周下降。道指跌134.73点, ...[详细]
-
据气象部门报告,当地时间16日,热带风暴菲欧娜Fiona)正在以24公里/小时的移动速度在上空向加勒比海逼近。截至16日上午,风暴最大持续风速约为80公里/小时,预计未来几天,菲欧娜将给东加勒比地区多 ...[详细]
-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进入9月,尿素价格持续上涨。截至9月6日,尿素一直维持上涨行情,且主流区域的急速拉涨迅速扩展至全国范围。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被称为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时隔几年,奥特莱斯再一次将目光放在了跨境电商业务上。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赛特奥莱看到,该奥莱的跨境电商体验店正在装修中,预计年内开业。跨境电商与奥莱的结合重回市场,或是在政策的利好下激 ...[详细]
-
专访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横琴强化粤澳互补合作将创造无限可能
近年来,粤澳两地积极拓展多领域深度合作发展,两地青年共享大湾区发展红利,不断增强祖国向心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公布一周年之际,澳门广州社团总会、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 ...[详细]
-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9月13日,数据库软件巨头公司NYSE:ORCL)公布了最新的季度财报。在截止到今年8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甲骨文总收入为114.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 ...[详细]
-
当地时间16日,瑞士联邦委员会发表声明称,瑞士联邦委员会在当天会议上全面中止了与俄罗斯签署的签证便利化协议。这意味着签证常规办理流程将再次适用于俄罗斯公民。声明称,这样一来,瑞士联邦委员会作出了与欧盟 ...[详细]
-
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服务门槛高、覆盖面不足、“数字鸿沟”难以消除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世界性、长期性难 ...[详细]
-
作者:复星9月16日网络流传涉及复星的文档“某银行专家访谈纪要”,其内容纯属凭空捏造、恶意中伤,我司强烈谴责此造谣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坚决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我司发现,近日有人持续假托专业人士、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