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集中供地后房企“加速度”:楼盘拿地到入市仅45天,入市速度快于彼时碧桂园
北京的加速度新盘入市速度在加快。 2022年6月19日,北京彼时碧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出了最新一张预售证,集中仅天昌平区珺和佳苑被准许预售67700.66平方米,供地均价在6万元/平方米左右。后房这距离2月17日项目开发商建发在北京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中以27.715亿元拿下该地块仅过去了4个月时间。企楼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苗乐如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现象的盘拿岀现,更说明政策希望房地产市场回到正轨。入市入市” 周转加速趋势明显 5月28日,丰台区玉泉营街道纪家庙村JJM-007地块润泽嘉园取得了预售证,北京彼时碧桂该地块同样是集中仅天在2月17日成功出让的。4月底,供地该地块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房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用时仅64天,创造了丰台区集中供地以来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最快纪录。 事实上,房地产项目周转加速趋势近期愈发明显。 3月22日,北京规自委官方表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顺义分局主动靠前服务,全面提升效率,压缩审批时限,创造了‘自拿地到规划许可26天办结’的全市第一速度。”此前的2月17日,京能龙湖熙上取得了预售证,该项目从地块成交到取得预售证共计55天。 目前最快的纪录是45天。4月2日,荟智里、和华嘉园双双取得预售证,从土地出让到拿到预售证,仅仅用了45天。 曾经,高周转是碧桂园的标签,凭借着这一模式,碧桂园一跃而成为“宇宙第一房企”。而碧桂园最广为热议的“456”法,要求的是4个月开盘销售、5个月现金回笼、6个月达到资金收支平衡。 如今来看,北京近期项目的入市速度要快于彼时的碧桂园。 “房产市场回归平稳” 5月10日,苗乐如曾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现象的岀现,更说明政策希望房地产市场回到正轨。”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1年,北京房地产市场销售仍旧在增长,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0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877.1万平方米,增长19.6%。 但需要看到的是,202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已经在下降了,为189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02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2%。 2022年各项数据则下降明显。1~5月,北京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1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232.2万平方米,下降27.6%;北京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755.3亿元,下降19.2%。其中,定金及预收款为878.6亿元,下降30.4%;国内贷款为339.5亿元,下降17.5%;自筹资金为257.4亿元,下降13%。 苗乐如说:“实际上近期北京在政策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例如土地出让、预售资金管理,都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土拍方面,北京增加了一些新举措,例如商品住宅用地预申请。4月1日,北京发布第二批集中供地中11宗商品住宅用地预申请公告,北京市规自委官方表示:“今年以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对预申请机制进行了优化,对于参与预申请后竞得商品住宅用地的企业,其50%的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由原来的成交后30个自然日内缴清延长至成交后4个月内缴清,从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土地市场竞买活动,提升市场活力。” 6月19日,北京市规自委介绍了北京落实“用地清单制”改革的情况,例如将“企业跑”转变为“政府干”。“将清单11项工作前移,在土地供应前,政府会组织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审、地震安全性评价、交通影响评价、水影响评价、考古调查勘探、市政方案综合等相关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出具审查意见;同时,针对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危化品等事项,开展现场踏勘、测绘工作。为拿地企业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同时,缩短二级开发建设前期评估、调查、论证工作周期。” 相比于2021年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26宗地块因无房企报名而延期,2022年6月1日结束的本年度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仅3宗流拍。 “提速是明确方向” 近期,很多房企员工则直言压力倍增。此前,一名房地产工作人员曾当面向记者表示:“现在各个房企已经不再提几年前的‘高周转’了,但实际上现在的强度比那个时候还要高,所有人用连轴转都不足以形容。资金成本在这摆着,能加快一点开工入市,房企的资金压力就会小一点。” 一些房企人因工作压力而选择离开,其中一名伙伴5月初通过微信告诉记者:“我能明显感觉到,房企在压缩费用,但同时还要求提效,一时间多了很多原本没有的工作,对各种细节越抠越细,同事间还要比较竞争。” 对于眼下的这种“高周转”现象,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通过微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北京近期取得预售证速度确实有所加快,这和相关部门效率提升有比较大的关联性。总体来看,未来北京整体提速会是比较明确的方向。” “北京对于房企来说,无论是城市能级还是中高端需求,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市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北京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个市场是不能小视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极光Q3营收8040万元 净亏损缩窄至2070万元
- 商务部: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
- 中利集团:公司对董事长给予内部通报批评 并处100万元罚款
- 北京接连出现数起聚集性疫情 首都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两部门: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等信贷支持力度
- 电动车拆下的电池去哪里了?动力电池回收江湖劣币驱良币
- 苹果发布“数据拍卖”新视频
- 中国光大银行拟7月7日派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10股2.01元
- 花旗:维持秦淮数据“买入”评级 降目标价至8.90美元
- AFS:今年全球累计减产汽车 172 万辆,预计全年减产 247 万辆
- 北京新增64例本土感染者详情 含多名高校学生 感染者详情发布
- 私募新产品发行遇冷抛弃“规模论” 机构反向挑选高风险承受力投资者
- 济宁市市场监管局:速冻食品应随吃随买,不买散装产品
- 美方一些人扬言“炸毁台积电”,国台办回应
- 安徽信灵公司核酸采样管生产日期标识不清,官方调查结果来了
- 石家庄通报因建光伏电站毁麦事件:已停工,项目负责人被刑拘
- 入主华灿光电后参股荣耀,京东方要放长线钓大鱼?
- 继标普之后 瑞信再遭惠誉下调信贷评级
- 发改委:今年以来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 多次“松绑”后,南京楼市明显分化:有楼盘一周卖近300套,有项目开盘半月零成交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