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我国初步建成符合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在国家发改委今天(9月22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国情记者了解到,发改符合党的委国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初步偿制初步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建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我国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细化实化。生度体国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态保提高补偿标准,护补完善补偿政策。国家国情建立森林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发改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持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委国推进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初步偿制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予以支持。建成同时,生度体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态保推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我国出台建立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制定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指导意见,推动区域间生态保护合作走深走实。地方积极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 王心同:浙江和安徽率先建立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广东分别和广西、福建、江西在九洲江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东江流域开展多层次跨省沟通协作,北京、天津分别与河北加快建立潮白河、引滦入津上下游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据统计,到2021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3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十三五”中央安排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近2000亿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央层面年度安排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额度达到近200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对天然林、公益林的管护,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推进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60多亿元;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年度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00多亿元;积极探索开展湿地、沙化土地、轮作休耕等领域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据初步统计,地方政府年度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规模达近千亿元,省级、地市级、县级多层次共同投入的格局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围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区域间合作。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副司长 王心同:地方政府通过签订协议等多种方式,积累了很多“成本共担、合作共治、效益共享”的流域生态保护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总台央视记者 陈钰洁 张歆)
(责任编辑:探索)
-
考虑到二者同框的难度,此次一次性合作的成本可能将飙升至千万美元级别LADYMAX作者 | Aaron Lai编辑 | Drizzie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前夕,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率先完成了一项史无前 ...[详细]
-
广东: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财联社9月16日电,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完善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清洁能源用能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更新的 ...[详细]
-
00163)发布公告,于股东周年大会通过批准采纳第二名称的特别决议案后,百慕达公司注册处处长已于2022年8月29日发出第二名称证书,证明新中文名称“英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8月19日获登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锋雳 徐超 王文华说好的固定收益理财,最后“理”到手一堆垃圾资产?最新的公告表示,负责操盘的不出具底层资产认购合同,导致:无法确定钱究竟去了哪儿 ...[详细]
-
行业低谷期逆势IPO,“煤二代”张晋芳能否带领集创北方顺利闯关?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杨夏 2021年,驱动IC厂商集创北方在“缺芯潮”下赚得盆满钵满。但2022年,形势急转直下。芯片总体环境从“缺芯潮”转为“砍单潮”,驱动IC正是“重灾区”。2022年,国 ...[详细]
-
他们将为全国冷库建设提供首个低碳评价标准。在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冷链物流行业近年来迎来了快速发展,规范化和低碳化的需求变得突出。9月1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科学研究院有 ...[详细]
-
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放缓不会自然而然地“照顾好”通胀,“我们需要继续货币政策正常化”。“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进一步加息--加息多少次及加息力度,将主要取决于数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最高500亿!万科拟新增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多家民企融资落地,“三箭”叠加助力房企融资改善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在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下,多家房企公布融资计划。11月21日晚,龙头房企万科发布公告称,拟新增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1月1 ...[详细]
-
微信公众号“遵义医科大学”9月14日发布消息称,我国著名麻醉学家余志豪2022年9月13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余志豪1932—2022.9.13),广东台山市人,1955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并留校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