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规划养老 太早了吗?
原标题:个人养老报表4 | 90后规划养老,后规划养太早了吗?老太 转眼间,90后们都已加入了“奔三”、后规划养“奔四”大军,老太大家发现,后规划养养老的老太问题常上“热搜”,听起来养老似乎还比较遥远,后规划养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准备和规划呢?老太现在开始早不早? 复利效应的存在,让答案更加坚定直接,后规划养四个字: 越早越好,老太通过社保缴费积累,后规划养 领取更高养老金,老太需要“尽量更长的后规划养时间” 按现行制度,无论是老太参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企业年金,养老金领取水平同缴费年限完全成正比,后规划养缴费年限越长,领取养老金水平越高。要领取更高的养老金,需要尽量长的缴费年限。 实现品质养老, 达成财富储备目标,需要“尽量更长的时间” 开展养老储蓄的本质是将人们生命周期内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也是将高收入年龄段的部分消费转移至退休后。我们曾测算过,对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要实现品质养老所需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尽量不影响当前消费的情况下,“小步早走”开展积累,达成目标,需要更长的时间。 提高养老储备投资收益, 让养老再无后顾之忧,需要“尽量更长的时间” 你无法预测,养老储备金开始启动多元配置时,资本市场是有幸处于“遍地黄金”的底部区间,还是不幸立于风险积聚的牛市顶点。因此,我们需要用时间、耐心和科学的配置策略来平滑波动,力争穿越牛熊;我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利用复利效应“滚雪球”,在退休前积累更高的投资回报,摘下富有魔力的“复利之花”! 复利+时间 推迟1年“代价”也不小 对于尽早启动养老储备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个人理财行为,深层次看是一场理性和非理性认知的“较量”。 养老储备是一项比较特殊的经济决策,决策需在人生早年做出,但结果直到晚年才显现。从人们做决策心理看,推迟做出困难的决定,会感觉更舒服,尤其是在做一些无法立即带来回报的决策(如启动养老储备)时,很多人没有自控力,甚至永久拖延。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近期的风险(如疫情)会更加敏感,对远期潜在风险的反应则比较迟钝。这样,“奔三”、“奔四”的年轻人,常会会陷入似乎“道理都懂”,但无法克服心理弱点,在“精神内耗”中慢慢吞噬了时间赋予的机会和价值。最后导致看似遥遥无期的养老储备,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拖延陷阱”,当未来发现储备不足,想纠正错误时,已无法挽回。 90后们可能也会想:“我还年轻,只拖1年甚至5年再动手也不迟啊,似乎影响也不大?” 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复利的存在,会导致差别很大! 我们来做个测算: 假设小王计划每年年末固定为养老储备12000元,直至60岁退休。 小王从25岁当年年末开始,或者只晚1年从26岁开始,亦或拖延至30岁、35岁“奔四”了再启动。最终累计储备额差别是巨大的(见下表)。 表: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累计养老储备额(万元) 注:数据进行了四舍五入处理。收益率仅为模拟测算使用,不预示未来。 可以看到,哪怕只晚1年启动养老储备,开始进行投资配置,每年投资收益率同样是5%,到60岁储备积累额就会相差7万元,如果投资收益率提高,储备额差距会更大。 同样按5%年收益率进行假设,如果晚10年,拖延至35岁再启动:最终储备额会将减少54万元。如果投资配置得当,期间年收益率可提高到8%,最终储备额差将减少129万元。 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2021年10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中显示,在已经开始为退休储蓄的群体中,年轻一代(18-34岁)受访者开始长期储蓄的平均年龄在31岁;而35 岁及以上人群开始长期储蓄平均年龄为43 岁。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大家为养老做准备的起步时间较晚,根据上面的测算,将比较明显地影响养老金积累,进而影响养老生活品质。 小伙伴们,不要让短视和漠视侵蚀未来的生活质量,养老理财规划的启动时间越早越好,开始提取的时间越晚越好,这样储备积累的规模会更大,更能够充分享受复利效应。 用远见和定力,克服心理弱点,理性认知,提早准备,坚持下来,让决定养老储备时间、养老储备总金额的主动权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上数据来源于易方达投资教育基地)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线上渠道表现不如对手,丸美特招一位电商高管
- 抖音电商:双11期间,7667个直播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
- 人才跳槽到谷歌,消息称苹果搜索技术遇到挫折
- 研发门槛高盈利难,儿科医疗器械空白谁来填补
-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来了!超30只基金Y类份额获批,易方达、广发、汇添富等多家公募在列
- 美国检方:“滴血验癌”公司创始人霍姆斯应被判处15年徒刑
- 动力电池中场战事:各路诸侯围剿“宁王” 势力版图大地震?
-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 中金11月宏观月月谈-美国的通胀与加息路径
- 指数型基金产品逆袭占据总榜半数 上周ESG主题指数型TOP10“全红”
- 潮州特斯拉失控致2死3伤,车主家属发声称停车过程中突然加速,猛踩刹车仍未减速
- 打嘴仗造不好电动车
- 领涨全球!这一指数成反弹急先锋,龙头股拉升近30%,桥水、景林继续加码
- 突然!十连板大牛股停牌核查,股吧炸锅!
- 抖音电商:双11期间,7667个直播间销售额超过百万元
- 泰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
- 扎根实体经济,见证消费活力 天猫双11稳中向好
- 大批药企冲刺进医保:恒瑞、荣昌、药明巨诺等企业的14款国产新药将“闯关”2022年国谈
- 基本面环境向好 股债再现跷跷板效应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