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买一部“去中心化”的手机吗?
作者|周舟 完全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社会并不存在,但部分去中心化的手机社会或许已经在某些群体中出现,而实现这一愿景的去中心化载体的核心是一种另类的手机——Web3手机。 11月26日,手机瑞士手机制造商BIZI LABS宣布推出集成Polygon网络的去中心化旗舰Web3智能手机ZMBIZI。这已经不是手机第一款Web3手机。2022年下半年,去中心化HTC等五家公司“进军”Web3手机,手机使得死气沉沉的去中心化手机市场上泛起了一丝涟漪,也让人们注意到了这一新的手机“物种”。 Web3,去中心化一种去中心化互联网生态,手机很多时候也被视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理念。当这一理念与现实结合,手机一个个全新的去中心化事物被创造出来,Web3手机则被认为是其中较为重要一环。在Web3手机里,人们可以体验去中心化的Facebook、去中心化的Paypal、去中心化的Apple Music。其诞生的初衷,希望人们无需再担心个人隐私信息被泄漏、无需担心自己的数据被互联网公司等中心化巨头掌控、监视和交易。 2022年下半年至今,全球已经有5家公司宣布要制造Web3手机,其中有手机厂商:HTC(老牌手机厂商)、Nothing(新兴手机厂商)、VERTU(奢侈品手机厂商),也有专注于Web3生态发展的机构:Solana(原生的Web3机构)、BIZI Labs(原生Web3手机公司)。其中,VERTU的Web3手机于10月24日销售,最高价格高达30.08万元。 其中,有三家厂商已经投入生产并且销售,它们分别是HTC、Nothing、VERTU。有趣的是,这三家手机厂商无一例外都支持Polygon(一个区块链生态系统)。据虎嗅观察,目前在Polygon上,已拥有37000个DApp(去中心化APP)和上百万用户。用户们可以在这个生态里体验Uniswap等去中心化金融类的APP,也可以体验Sandbox和Decentralized等去中心化元宇宙产品,还可以在其中体验Magic Eden等NFT平台。 虎嗅发现,目前虽然传统手机上也有一些去中心化的APP,但是它们往往与传统手机的生态和理念“格格不入”。 比如苹果手机上也有Opensea等NFT类的APP,但是苹果要求每次NFT交易都需要收取30%的“苹果税”,这几乎让所有NFT公司都在苹果下架了“交易付费功能”,用户只能在PC端体验NFT产品,这只是其中的矛盾之一。苹果手机与传统的安卓手机本身便是“中心化的机构”,其生态也几乎都是为中心化的APP和公司所服务,这种矛盾根深蒂固使得Web3手机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一位Web3创业者告诉虎嗅,Web3手机的一大吸引人之处便在于可以在手机上正常购买NFT,而不用交“苹果税”。 前述Web3领域创业者向虎嗅指出,Web3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网络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即让人们在网络上的私人交流可以和线下的私人交流一样便捷,且数据不被互联网巨头监视和交易。 具体而言,在Facebook上人们一般需要填写邮件、账号、年龄职业等身份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包括聊天记录)都由Facebook这家公司所掌握和控制。单从技术上说,互联网巨头可以轻易删除、买卖、监视这些数据。Web3手机则因为其匿名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征,为解决这些不良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比如VERTU的Web3手机,它支持Vtalk功能,相当于Web3时代的加密通话,内置版权相机VSHOT,可以一键生成数字藏品(NFT)。VERTU表示将用手机串联芯片、智能终端、区块链、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其目的是挑战中心化数字霸权,并推动用户无缝流畅进入Web3世界。 此外,对于一些用户而言,Web3手机还可以成为运行区块链的节点,在不需要计算机的情况下挖掘加密货币。一些Web3手机还内置了“硬件钱包”,让人们更加安全的存储虚拟资产。 总体而言,Web3手机是未来人们大规模进入Web3不可缺少的一步,人们将拥有匿名数字身份(DID)、独一无二且可以随时生成的数字资产(NFT)、甚至可能在未来无需知道你的国籍和身份通过NFT便可找到合适的网络工作。 Web3功能也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挖掘。许多人将在Web3手机里,第一次体验到私人网络交流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欧股多数高开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05%
- 金价下跌,银行收紧贵金属交易,抄底黄金合适吗?
- 河北探索全域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一枚印章管到底 清单之外无审批
- 美元指数高位回落!通胀见顶预期升温 美联储下一步怎么走?
- 邢炜: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 试水农场 众信能玩转周边游吗?
- 曾服务7位总统,美媒:福奇计划在拜登本届任期结束前退休
- 机构预计A股向上趋势不变 建议三主线均衡配置
- 专访吴昊: 美联储“看跌期权”已经不在 避免引爆信用危机才是紧缩政策的底线
- 多国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发展
- 理性看待居民储蓄意愿上升
- 人民日报:让传统工艺开出灿烂之花
- 成都市监约谈全市主要生鲜电商平台,不得借疫情之机哄抬物价
- 港媒:中国外交官为何高频度访问非洲
- 这个配角板块,快涨成“主角”了!
- 明天,日本央行会放出黑天鹅?
-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超10万元大关,京沪超19万
- 批量创投机构突击入股,全球人造草坪老二青岛青禾仍然钱紧
- 新茶饮,开始“打群架”
- 美国抵押贷款申请降至2000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