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大厂后,我10个月还债34万”
图/《编舟记》 “钱是逃离挣出来的,还是大厂攒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月还答案。 有人认为,债万生活要追求“高性价比”,逃离钱都该花在刀刃儿上。大厂 也有人觉得,月还努力赚钱就是债万为了自己花得开心,“钱不花就是逃离废纸”。 不同的大厂消费观,引导着人们做出不同的月还消费选择。 上周六,债万我们公众号的逃离《所有人答所有人》栏目,向大家发起了一次征集: “你如何看待‘攒钱’这件事?大厂” “你有什么赚钱/攒钱的独门秘诀,想跟我们分享?月还” 收到的答卷中,90后占6成。有人完全赞同“钱不是攒出来的”这个观点。 也有人对此留下三个字——“瞎扯淡。” 从不同读者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不同的消费观念,各种各样的攒钱小妙招,以及大家因为“金钱观”不同、与身边人发生摩擦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父母”和“冲突”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词语。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聊一聊,“赚钱”与“攒钱”这两件不大不小的事。 @娟儿,四川达州,60后或更早 钱:不挣拿什么来攒呢? 先有挣,后才有攒。 我的“攒钱小妙招”,就是让老公既要挣钱,更要攒钱。手上有了充足的资金,走路身板都更直些。 我觉得自已成功了,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晚年不愁吃穿用度,很知足了。 关于金钱,肯定跟老公有发生过冲突。但我用暗示+循循善诱的方法让老公知道,只挣不攒,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第一桶金必须攒足、守住。 果然有了第一桶金后,老公挣钱更稳,攒钱更积极了。 再后来,生活自然就越来越好了,有了足够的资金保障,做什么都自信,胆大了。 @小瑶,重庆,90后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一个7月份收入2万,支出2百的人。 我认为钱既是挣出来的,也是攒出来的。 目前我攒钱的最大成果,应该是在逃离互联网大厂后,在月薪5k的情况下,10个月还债34万。 和家人的观念冲突是没有的,他们总是支持我的决定。这也是我的幸运吧。 @莉莉,上海,80后 对于不会赚钱的人来说,钱真的就是省出来的。 而我自己省钱的方法,就是把钱放在基金里,控制自己不去花钱。 去年运气好,买房清仓躲过了暴跌、所以至今正收益。 至于和父母之间,因为我赚的钱比他们多、会经常给他们买买买,所以不会发生什么金钱上的冲突。 不过也是因为我个人比较省,2年多了,就给自己买了不到1000块钱的衣服吧。 @SAKURA,贵州贵阳,90后 我不赞同“不用攒钱、只用挣钱就会有钱”的想法。 挣钱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一定要有,但钱是一定要攒的。减少没必要的消费,就能积少成多。 我和我男友经常因为这事儿吵架。他经常会冲动下单买鞋、科技感商品、美食券一类;但我觉得不如多攒点钱,早日还完车贷,付房子首付。 攒钱这方面我还是有些方法的,网购的快递箱、泡沫块等攒起来卖,是能买肉吃的; 不用的东西,挂二手平台卖也能回本; 拼夕夕、JX等平台上,能买到很多实惠好用的生活用品; 攒购物积分,可以用来换好多东西。 多余的现金,买金条吧。 (小妹备注:不是广告。) @姗子,北京,80后 我认为,不提高自己,没能力挣钱;不攒钱,没钱提高自己。 二者相辅相成,开源节流,缺一不可。 我自己会每个月固定存钱,固定买金银。 刚工作时,给自己买了套房子作为嫁妆;后来房子升值,换了一套;还靠攒钱买了辆自己喜欢的BBA。 我想,这和爸妈给我不断灌输“开源节流”的金钱观,教我重视每一分钱有关吧。 @安好,山东青岛,90后 并不是百分百认可“钱不是攒出来的”这回事。可能不自信,没有技能吧,并不觉得自己能一直挣钱。 倒也没什么省钱妙招,只想吐槽自己——不舍得吃喝,买东西总会比较价格。 好处是,和父母之间基本没什么冲突。花自己挣的钱,不开口同他们要。 @XX,广东深圳,90后 怎么说呢,我认识的很多有钱人(深圳好几栋写字楼的那种),比普通人还抠门。 他们只花该花的钱,我觉得这种对金钱的敬畏之心,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我们这种普通人,想想要买这个东西,你需要工作多少天,挨多少骂、熬多少夜,也就会不想花钱了。 哈哈,这算是我的省钱独门秘笈吧。 我跟妈妈确实有金钱观念的冲突,她觉得我买的东西贵,但我觉得可以用很久。 以前常为此争论不休,所以后来我报价时少报一个0,就不大吵架了。 @锐锐,吉林长春,90后 被爸妈嫌弃抠门的有吗? 我爸妈就嫌我太抠搜,于是我的解决方案是:背着他们抠搜。 我觉得关于赚钱攒钱啊,理性看待就行——多挣多花,少挣少花。 所以,只要食堂有饭就吃食堂,不化妆也不买衣服。 花只养从同事盆里揪的,猫只摸别人的,吃菜能从奶奶院子里摘、就绝不让超市赚走我一分钱。 但是我可以为瑜伽课付费,可以为自己的成长买单。 我这应该算是抠门呢,还是理性消费呢? @RACHEL韩,安徽合肥,00后 我受我妈妈的影响十分认同“钱是赚出来的”。 我妈妈是一个拼命挣钱的工作狂,她不会为了多攒几块钱,多花一小时跑到另一个地方买菜。 她会告诉我,有这个时间,十份菜的钱都挣回来了。 不过她也不是不攒钱,她会保证有一定存款,但是更看重赚钱。平时她还会花很多钱报一些课程、投资自己。 虽然妈妈赚钱的本事我没学会,但却学会了她舍得花钱的架势。 至于目前学生阶段,我好好学习提升自己,也是为了以后挣钱! 比如学GRE,我男朋友觉得不用报班,但是我还是报了很贵的班。 他觉得不至于,但是我就是需要老师辅导,看着我上课背单词;更需要一个班的学习伙伴。 我一开始好想扭转他,告诉他教育不能省钱,效果最重要,小班课贵但是高效啊。 不过后来他被我搞烦了,我也不劝他,毕竟他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我做自己就好,没必要干涉他。 不过我隐隐担心,以后如果我们结婚有小孩了,在给小孩报班的时候,矛盾又会出来。 关于“钱”,我们从不同年龄段、不同城市、不同身份和职业的读者身上,看到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观念。 也有许多热心朋友,给我们分享自己攒钱的独家秘笈: “快递的纸箱子别扔,能卖钱。” “薅单位羊毛,在学校吃食堂、给电动车充电、用免费提供的纸本笔。” “克制自己的购物欲望,定期断舍离。” “用记账APP记账,你会发现自己省钱也能上瘾。” “学生党的话,好好学习,赚奖学金,也算是一种赚钱方法?” …… 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赚钱、花钱、存钱。基金、理财、兼职。工资、余额、生活费。” 对话框中频繁出现:“父母,孩子,老公,家庭,冲突,观念”这些词语。 果然,“金钱”于我们,总是与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日子的幸福感紧密相连。 或许,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身份的变化,对金钱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但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对身边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不会轻易改变。 希望你我都能在自己的消费方式与生活品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用自己舒服的步调走下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冯明远管理规模下降85亿,信达澳亚基金聘任新副总意欲何为?
- 6474倍!亚马逊CEO年薪远超普通员工,谁造成的?
- 全文|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从周期角度看好资源 市场可能仍震荡格局
- 网红蕉下冲击IPO,“黑科技”故事还能讲吗?
- 微博Q2营收30亿元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32%,环比提升
- 野村:维持舜宇光学中性评级 目标价235港元
- 获赔一万元!周冬雨起诉网店维权胜诉
- 相声演员孙越向保险公司求饶:别打电话推销了 行吗?
- 茅台时空:积压的库存、倒挂的价格,开瓶率低、动销不足是不少白酒经销商遇到的困境
- 深交所终止文华财经创业板IPO审核
- 关注!刘江桥出任重庆三峡银行董事长资格获批,106天完成重组却6年IPO未果
- 美CDC:删除猴痘患者旅行健康建议中戴口罩条款,以免混乱
- 周一WTI原油期货收跌0.4% 盘中一度创10个月来最低价
- 2022年医疗整风:严查医商合谋,严查肿瘤药企业
- 欧盟要求使用USB Type-C接口 对苹果有何影响?
- 一私募包揽博众精工前十大流通股东,被疑“坐庄”,曾两次违规举牌被罚
- 幸福人寿四、六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冻结、质押也要卖!
- 27年老牌券商,耀才证券被挂横幅追讨租金,周大福是第二大股东
- 苹果亮出未来技术底牌:介入智能汽车 发力混合现实
- 劳务派遣女工受贿30余次获刑,曾初审危险货物运输许可申办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