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原标题:吉林省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26日消息,吉林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今日召开金融支持吉林稳经济大盘新闻发布会,省月水平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副行长林长杰在会上介绍,份当上半年,月贷元创全省各项贷款实现了稳定增长,款新截至6月末,增亿最高全省各项贷款余额25644亿元,历史较年初增加1035亿元,同期贷款增速6.1%;其中,吉林6月份当月贷款新增336亿元,省月水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份当呈现强势回升态势。月贷元创 林长杰指出,款新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增亿最高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功能,综合运用再贷款、历史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和涉农主体提供低成本资金。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办理再贷款11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2%,累计办理再贴现91亿元。积极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激励作用。上半年省内各全国性银行机构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碳减排项目46个,提供优惠利率贷款43.4亿元。省内国有商业银行运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向一汽租赁公司发放优惠利率贷款34亿元,支持商用货车贷款延期还本付息12万笔,金额3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万户。 林长杰介绍,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将结合吉林省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稳增长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有效传导人民银行出台的各项服务实体经济重大金融政策,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吉林稳经济大盘各项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金融供给增量扩面。加强跟踪督导和考核评价力度,督促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和扩大信贷规模,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努力实现全省全年各项贷款增量超过上年。综合发挥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杠杆效应,撬动金融机构不断提升信贷投放能力。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多渠道增加企业资金来源。 二是全力提升助企纾困服务质效。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交通物流等领域和主体的信贷倾斜力度,加快构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为重点受困企业提供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融资纾困帮扶。持续深入开展金融助企纾困政银企对接和项目对接,深入挖掘市场潜在融资需求,助力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全力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推动省、市两级自律机制和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落实好存款利率自律要求,督促金融机构自主合理确定存款利率,为贷款利率下降提供有利条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督促辖内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四是全力保障全辖金融安全稳定。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签了!这份世界级大单,有两大不寻常
- 大难临头各自飞?波兰拒绝与其他欧盟国家共享天然气
- 快讯:棕榈油主力合约日内大涨4%,现报8124元/吨
- 江西省纪委书记:深刻汲取身边典型案件教训,把不合格的干部坚决清除出去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实施创新型“碳替减”应建立“三支柱”体系
- 王克强富滇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
- 快讯!日媒:秋叶原杀人事件犯人今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常委汤丽玉人民日报撰文: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 高瓴失去耐心? 良品铺子遭遇清仓式减持
- 上半年财务数据发布 部分信托公司业绩承压
- 自2000年以来苹果申请并公开汽车专利248项
- 茅台集团与奇安信集团交流座谈
- 广发国债期货日评:资金面宽松,期债整体走暖
- 上海:鼓励网络平台降低个体户入驻、营销费用,将严打“二选一”营销行为
- 林志颖车祸引发电动车安全大讨论 专家提示“三大元凶”
- 太空经济新业态前瞻:在太空探寻科学奥秘
- 个人养老金业务即将启动!银行推出预约功能,抢人大战一触即发
- 部分药品将调出地方医保目录 年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 渔翁得利!美国上半年成最大LNG出口国
- 哪吒汽车上半年销量踏上“风火轮” IPO计划悬而未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俄版麦当劳“满月”,“巨无霸”不见了,“大特别汉堡”来了!
- 迪奥被质疑“抄袭”中国马面裙,但时尚圈的事儿能算抄吗?
- ESG信披观察之CXO龙头篇|动物福利内容备受关注 凯莱英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 全球粮食危机,因谁而起?美国紧急澄清,俄方回应:美国才是“始作俑者”→
-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着力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双政策加码保证经济平稳复苏
- 国家发改委:今年夏收小麦产量高、品质好 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
- 北溪1号是否会持续关闭?俄外交部:取决于欧洲需求和对俄制裁
- 稳住经济“压舱石” 工业生产二季度止跌回升
- 康沣生物港交所招股书失效 核心产品已获批上市 ,“钱途”在哪儿?
- 惹怒中国网友后,韩媒:不再重犯类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