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重现!中美10年期国债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 12年后重现!年后年期中美10年期国债利率倒挂,重现中美意味着什么?国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月11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5bp至2.76%,利率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为2.75%,倒挂中美10年期国债利率出现2010年以来首次倒挂。意味这是年后年期一个标志性事件。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重现中美当前的国债局面是,美国处于一个快速加息的利率进程中,而中国市场上,倒挂呼吁政策上降准降息的意味声音较高。在国内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年后年期新的重现中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形下,中国货币政策肯定是国债以内部需求为主,不会针对汇率有过多的操作。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美联储鹰派信号不断,带动市场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美债收益率相应提升,而我国在稳增长压力下,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抱有预期,长端利率稳中有降。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中美10年期国债利率倒挂,但之前在短端已出现倒挂。倒挂本身说明,美国聚焦于抗通胀,我们中国尚受经济压力影响,货币政策节奏有所不同。
中美利差倒挂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美利差倒挂不一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是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主要渠道。
中美利率倒挂是短期现象
唐遥指出,自美联储3月议息以来,具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美联储高级官员对通货膨胀的态度纷纷变得更为强硬,其中立场最为“鹰派”的圣路易斯联储银行主席布拉德甚至认为,今年应该把货币政策利率提高到3%以上。
董忠云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美10年期利差倒挂反映了两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差异在不断扩大。虽然目前人民币相对平稳,但近期股债均已出现资金外流,随着出口增速逐步下行,利差倒挂下人民币贬值压力预计也将逐步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降准降息可行性和必要性仍存,但货币宽松空间和时间窗口均有限。
不过,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币值仍处于较高水平,唐遥告诉记者,在此情形下,人民币适度贬值,事实上有利于稳定中国出口,不过也要加强引导市场,避免出现恐慌性、非理性的过度贬值。
屈庆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分析,美国利率上升背景下,中美收益率曲线倒挂对我们来说,一定程度上面临压力,这种倒挂能够导致资金外流。但他强调,这种倒挂不会持续太久,最终中国利率仍将高于美国利率。
他解释,随着利率倒挂,人民币面临贬值,资金随之外流,这又促进中国利率上升,进而形成正向利差。
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刘东亮团队分析,尽管宏观环境已有所不同,但本轮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维持倒挂的时间、幅度均应有限,这对限制负面影响的发酵来说是有利的。
该团队分析,对于美债来说,利率仍有上行空间,但考虑到美国通胀大概率将先升后落,预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收紧也将呈现“短平快”的节奏,因此,美债长端利率的上行将主要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存在回落可能。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预测,中美利差在未来1-2个月仍有进一步倒挂的可能性。但再往后看,美债方面,随着加息缩表靴子落地、经济下行压力显现,10年期美债利率或将于二季度末开始进入下行周期,而届时若国内疫情改善、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向好预期下,10年期中债利率仍有回升空间。因此,总体来看,未来1-2个月中美利差可能继续倒挂,但下半年有望“回正”。
资料图,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今年财政政策是稳增长主角
中美利差倒挂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近期中美利差急速收缩,但人民币相对美元处于升值。
首先,“经常账户”顺差格局不受中美利差的影响。鉴于我国目前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的落实和支撑,出口增速或许有所回落但绝对数值仍处于相对高位,加之全球疫情反复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仍会持续缩减,则经常账户的顺差格局将会一定时间内保持。
其次,中美利差倒挂与“金融账户”的“直接投资”项和“其他投资”项的关联性不高。“直接投资”项变动体现了长期性资金的变动,“其他投资”项下的资金流动与中外利差变动的相关性较低,且无明显规律性。
再次,中美利差倒挂对“金融账户”的“证券投资”项资金流出有一定影响,但产生大幅度资本外逃的可能性不大。虽然近年外资持有中国债券不断上升,但外资持有国债占比较低,仅约为3%,难以对国内债券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北向资金流出主要受资本市场恐慌指数的影响,并不必然与中美利差倒挂显著相关。
综上,常冉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受中美利差影响相对有限,中美利差倒挂不一定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
但他强调,俄乌局势动荡,投资者担忧国际制裁可能打击风险偏好,其负外溢效应可能对跨境资金流入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制,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大,美联储可能一次性加息50bp,届时汇率可能短期承压。未来一段时期,受国内结售汇、国际地缘政治、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等综合影响,不排除人民币汇率在阶段性波动中贬值。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团队表示,退一步而言,即使中美利差倒挂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形成阶段性贬值压力,这一压力也相对有限;必要时,监管层有充分的政策工具进行调控,包括重启逆周期调节因子、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监管等措施。今年只要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控制在5%左右,国内货币政策就有充分条件“以我为主”。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进一步向记者表示,财政政策今年是稳增长的主角,疫情下稳市场主体需要财政进一步发力,基建投资也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前置有利于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此外,稳增长离不开稳地产,房地产政策调整也是后续的重要发力点。虽然因城施策下,多地已经放松地产调控政策,但3月以来居民购房、房企拿地仍然未见明显改善,预计后续地产调控可能在需求端(居民购房)和供给端(房企融资)进一步放开政策限制。
记者|张寿林 编辑|廖丹 何小桃 王嘉琦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责任编辑:时尚)
-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财联社11月22日电,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2%。预计美国2022年经济增长1.8%,2023年增长0.5%,2 ...[详细]
-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2月19日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视频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独家进行“首席辩论:如何看待中国的债务问题”专场直播。期间,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任主持人,粤开证券首席经 ...[详细]
-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张晓珍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Z0003135) 行情导读:上周五夜盘,国内原油2304合约跳空低开,大幅下挫,SC2304合约盘中最低触及547.4元/ ...[详细]
-
中财办两位局长在人民日报撰文,讲清“内循环”与“外循环”要义
人民日报刊发了两篇文章分别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大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两篇的作者分别是中财办经济二局局长祝丹涛和经济五局局长赵鹏两 ...[详细]
-
8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推动宏观大盘实现企稳回升正处于关键时刻,更需进一步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的跨周期、逆周期自动稳定器和调节器的关键作用 ...[详细]
-
来源:中新经纬中新经纬2月20日电 央行网站20日公告显示,2月LPR报价连续6个月持稳。具体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疫情管控政策优化、促消费、房贷利率降至低位……伴随着春天的暖意,房地产市场正在悄然复苏。而另一方面,从延长借款人年龄至百岁、有楼盘“0月供0首付”的消息屡屡传来,甚至一度演变成常驻热搜。 ...[详细]
-
转自:中国电子报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设地位于四川成都。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一方面,距离今年穆斯林斋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船期统计数据来看,备货旺季已经来临;另一方面,在印尼政府表示暂停三分之二油出口后,预计未来三个月将有40万—80万吨印尼棕榈油被禁止进入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