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拥有再强大的α,也难以摆脱时代的β
随着资本市场陷入调整,高瓴包括机构在内的资本再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大多出现了明显回撤,曾被投资者视为拥有“金手指”的拥有α也高瓴资本也在其中。 在A股市场,大的代不考虑参股公司IPO上市盈利的难摆情况下,高瓴持仓股年内出现了明显的高瓴调整,个别公司股价回撤幅度超过30%; 在美股市场,资本再强高瓴重仓的拥有α也互联网股和医药股,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大的代影响下年内回撤幅度更大。 正所谓物理界离不开万有引力,难摆投资界离不开均值回归。高瓴在资本退潮的资本再强趋势下,即便拥有再强大的拥有α也α,也难以摆脱时代的大的代β。 深陷舆论漩涡的难摆高瓴:传闻大规模裁员 2022年以来,关于高瓴资本的敏感报道接连不断。6月1日,据新浪科技报道,高瓴在不同职级进行无差别裁员,消费组全裁,TMT组优化以及转去看科技。对此,高瓴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大幅裁员信息不实。 尽管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被否认,但在行情动荡之下,哪怕传闻真假难辨,草木皆兵的市场情绪,都会被点燃。当天消费股股价出现明显波动,叠加此前出现的关于高瓴资本的新闻报道,可以说也是让高瓴资本伤透了脑筋。 比起媒体报道,高瓴资本年内也是承受了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资本市场大幅回调。 根据公开报道,高瓴资本在A股的投资基金主体主要有:高瓴资本HCM(高瓴资本的美元基金)、高瓴资本中国价值基金(高瓴资本的美元基金)、天津礼仁(高瓴资本的人民币基金)、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交易所)、HillHouseG LHoldings(HK)Limited、宁波高瓴智远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高瓴道盈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高瓴天达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 高瓴投资组合,面临大幅回撤的风险 财华社统计,根据最新股东数据,前十大股东现身高瓴系投资基金的A股公司约有14家,包括医药生物行业的(000513.SZ)、(688690.SH)和(301207.SZ),以及光伏龙头(601012.SH),机械设备行业的(301029.SZ)、(600835.SH)、(603855.SH),消费行业的(603719.SH)、(301078.SZ)、(603195.SH)等。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6月16日,以上高瓴资本持有的14家公司2022年以来股价全部下跌,其中良品铺子和股价跌幅超过30%。若以总市值计算,以上14家公司2022年以来市值累计减少了529亿元。 需要强调的是,529亿元并不是高瓴资本持股损失的金额,因为高瓴资本只是持有以上公司的部分股份,并且高瓴资本通过一级市场参股公司新上市后带来的投资收益丰厚。 此外,高瓴资本还持有其他A股公司股份,只是未跻身前十大股东中。据不完全统计,高瓴资本持有的这类A股公司的数量约有19家(根据公开资料估算,不保证完整、准确),包括锂电池行业龙头(300750.SZ),光伏行业龙头(600438.SH),创新药行业龙头(600276.SH)、-U(688180.SH),医药服务外包行业龙头(603259.SH)、(300347.SZ),家用电器行业龙头(000651.SZ),水泥行业龙头(600585.SH)等。 二级市场方面,以上19家公司2022年以来股价调整幅度同样不小,其中不少个股年内跌幅超过30%。由于以上公司市值体量大,因此年内市值减少的绝对金额也更大,19家公司累计市值减少了7206亿元。同样,这一数字仅仅是以上公司的市值表现,并不等于高瓴资本实际投资损失。可以简单理解为,账面浮亏。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资本作为一家全球化投资机构,其投资范围不仅仅在A股,其在美股市场同样是重金布局。2022年以来,美股调整幅度较大,高瓴资本持有美股公司的浮亏预计比A股有过之而无不及。总体来看,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高瓴资本投资收益大概率也会受到影响,收益回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回望过去:A股曾上演高瓴“金手指行情” 高瓴资本最活跃的阶段在2020年,并且在二级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财华社统计,2020年2月至7月,高瓴资本在短短半年内接连出手参与或拟参与了5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注:个别定增项目后续终止),涉及的A股公司包括(002821.SZ)、(300326.SZ)、(002410.SZ)、(300285.SZ)和(600380.SH)。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资本当时在A股市场被视为“金手指”,可以说是只要参与定增认购的投资者中有高瓴资本的身影,该公司的股价就会大涨。 财华社统计,在以上5家高瓴资本参与或拟参与的定增公告发出后,凯莱英、凯利泰和健康元股价涨停,国瓷材料股价大幅上涨9.71%,广联达股价大幅上涨6.29%。 更为夸张的是,高瓴资本当时在A股市场的影响力不仅仅停留在真金白银参与定增层面,甚至A股市场出现了高瓴资本调研过的公司,股价就会上涨的现象。 一时间,高瓴资本被奉为神话。 为何高瓴资本能够在当时被奉为神话?究其原因,离不开高瓴资本优秀的投资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成立于2005年,2020年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50亿美元左右,在耶鲁模式践行者张磊的带领下,其在A股市场为投资人累计创造了约45倍的回报,15年期间年化复合回报率约33%。 某种层面上讲,将周期拉长,高瓴资本长期回报率依然可观。 总结当下:再强大的α,也难以摆脱时代的β 有上涨就有下跌,有牛市就有熊市。 资本市场在经历了红红火火之后,2022年美股、A股、港股皆迎来深度调整,高瓴资本“金手指”神话难以再上演,结果如上文所述,高瓴持仓股股价大幅回撤(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更长周期的角度来看,高瓴资本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依然可观)。 实际上,近两年投资界已难以再现往日的辉煌。孙正义手下依靠新一轮互联网浪潮而辉煌的软银集团,也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退却而跌落神坛,旗下愿景基金2021财年净亏损高达2.6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00亿元),史上最大。 无独有偶,在2020-2021年因科技股疯狂上涨而爆红的木头姐,其掌管的方舟创新基金(ARKK)继2021年全年下跌24%之后,2022年第一季度继续大跌29.9%,成为晨星统计范围内今年一季度表现最差的一只基金。 也许将高瓴资本、愿景基金、方舟基金相提并论并不恰当(高瓴资本的投资回撤相对可控),但是背后体现出的逻辑一致,那就是当行业景气度下滑,当投资市场冷却,投资业绩大概率会跟随出现回落。正所谓物理界离不开万有引力,投资界离不开均值回归。 回望漫长的股市长河,均值回归是一条无人幸免的必经之路。强如股神沃伦·巴菲特,在其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也出现过多次剧烈回撤的经历。 1973年,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从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超50%;最近一次是2020年,也就是疫情肆虐美国之时,美股3月经历数次熔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0年一季度也曾亏损近49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达3,33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回到资本市场,从愿景基金到方舟基金再到高瓴资本,神话破灭的背后体现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资本退潮的趋势下,即便拥有再强大的α,也难以摆脱时代的β。”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联储戴利:美联储必须注意过度收紧政策的风险
- 权威部门话开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提高核心竞争力
- 快讯:百度跌近5% 消息称字节跳动加入“ChatGPT 之战”
- 海底捞的模棱两可与自食其果
- 世界杯场内开踢 鹿晗、武大靖等百位大咖场外抢座解说台
- 天山铝业收购印尼铝土矿资源 夯实上游优质原料供应
- 华润医药CEO被提名东阿阿胶新董事,前董事长定下的目标还作数吗?
- 现金足以买下一个中国平安!92岁“股神”巴菲特的第45封股东信:将始终持有大量现金、美债及众多业务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国际影响力突显!华厦眼科6位专家入选“亚太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100强”
- ChatGPT大热 老黄抓住风口 NVIDIA两个月大赚1.3万亿
- 卓创资讯观察:2022年铜版纸市场倒挂明显,2023年或将得见月明
- 超高清视频产业处于规模发展关键期
- 电商平台又卷起来了 京东再启价格战
- 日本通胀率进一步上升 凸显补贴效应显现之前物价上涨势头之猛
- 印尼限制出口助盘面走高,油脂格局偏宽松限制涨幅
- 海信在世界杯打广告称“中国第一”引争议 律师:难用《广告法》监管,但涉嫌不正当竞争
- 监管罚单直指 小微贷款数据“掺水分”
- 开年以来机构投资者调研上市公司近2.4万次
- 新能源车“备战”动力电池“退役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