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2022年一线监管“全扫描”:严抓信息披露 紧盯“关键少数”
◎记者 徐锐 张雪
在“建制度、全扫描不干预、北交零容忍”的所年数方针指引下,元旦前夕,线监息披北交所发布了一系列业务指南和监管指引。管严其中,抓信纪律处分实施标准(试行)的露紧出炉则进一步明确了纪律处分量化指标和裁量尺度,提高了监管透明度。盯关
“标准化、键少公开化、全扫描透明化的北交监管标准下,包括上市公司、所年数高管、线监息披中介机构等北交所监管对象的管严相关违规行为已无处遁形。北交所监管指引、抓信细则的陆续出台,持续完善了制度架构,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规则化原则,保证了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
事实上,在北交所自律监管“工具箱”中,除纪律处分外,与之“配套”的自律监管措施,其应用更为普遍。1月6日,随着北交所发布2022年12月份的监管措施情况公示,2022年全年其所采取的自律监管措施整体情况也浮出水面。
统计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北交所共发布了69次对上市公司或其相关方(高管、股东、中介机构等)实施的自律监管措施,监管方式包括口头警示、约见谈话、发警示函等,以此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助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哪种监管措施最常见?
对监管对象违规行为采取口头警示最为常见,2022年共有54家公司或其相关方被采取了口头警示监管措施。
根据北交所最新发布的2022年12月份监管措施情况公示,共有9家公司或其高管、股东因信息披露违规、减持预披露违规、敏感期交易等问题而“上榜”。至此,2022年全年北交所共对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了69次自律监管措施。
从自律监管措施类型来看,对监管对象违规行为采取口头警示最为常见,2022年共有54家公司或其相关方被采取了口头警示监管措施。
据了解,实施口头警示措施,即由北交所相关业务部门通过电话等口头形式向监管对象作出,或委托相关机构、证券发行人送达,告知其违规事实、实施的自律监管措施及适用规则,并明确指出如未及时终止违规行为,将对其进一步实施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根据相关规定,除口头警示外,北交所自律监管措施还包括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出具警示函、限期改正等,共计十五大类。
“相较纪律处分等处罚手段,自律监管措施更加主动、更加全面、灵活性更强,涵盖范围也更加广泛,是整个监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付立春看来,完整的监管体系,应该形成从自律到他律,从口头的、非处罚性的监管,到严重的、甚至判定违法的监管,进而形成一个分层次、递进式监管模式。
《北京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实施细则》规定,证券发行人、收购人、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管理人、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出现违规行为的,北交所或其业务部门可以实施自律监管措施。
而结合北交所过去一年监管实践,除口头警示外,2022年全年还有、、等公司被分别采取了约见谈话、要求提交书面承诺乃至出具警示函等自律监管措施。
哪些违规行为最为高发?
在2022年北交所采取的自律监管措施案例中,信息披露违规最为高发,69个自律监管措施案例中涉及信息披露违规的共有36个,占比过半。
法律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以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的相关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从投资者权利行使的角度来说,信息披露是投资者行使知情权的重要基础之一。
而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北交所则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审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可以采用要求说明、公开问询等方式,要求相关主体进行解释、说明、更正和补充。而对于已构成信息披露违规的,监管部门则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从过去一年的违规案例来看,或是考虑违规轻重因素,上述69个案例中,北交所对多数信息披露违规事项处以口头警示,但也有个别公司被出示警示函。
例如,及公司相关高管因未能及时披露公司实控人被司法机关要求协助调查等重大事项,2022年1月被北交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再看,公司上市申请获受理后,随后在审核期间却对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涉及的会计差错事项进行说明并对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硅烷科技上述行为,已不符合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的要求,为此,公司及相关高管、中介机构人员等均被出具了警示函。
“信息披露违规之所以高发,背后有诸多隐情。企业都希望能够顺利过会上市,或者为了更高的估值、更好的股价表现,进而在信息披露上进行取舍或选择性披露。而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能够让信披违规企业得到应有的警示或处罚,这样也会起到示范效应,督促更多企业完善自身信披责任,更好地进行信披工作。”并购融资一部总经理江亮君对此分析称。
除信息披露违规外,一些公司的股东、高管在股票交易尤其是股份减持过程中也极易出现违规行为。
监事许大海曾因违规减持被出具警示函,、等多家公司的高管或股东也曾因减持预披露违规等行为被北交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而为进一步规范北交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的股份减持行为,北交所制定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8号——股份减持和持股管理》,并于2022年12月30日发布并施行。
其中,为统一监管安排,明确市场预期,防范监管套利,监管指引明确大股东、董监高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减持股份的,也应提前15个交易日预先披露。
除上述违规行为外,梳理北交所披露信息,过去一年涉及公司治理违规的公司有、等;涉及股份回购违规的公司有同力股份、、等;涉及募集资金使用违规的有。此外,因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因内部控制不健全,也被北交所采取了相应的自律监管措施。
紧盯“关键少数”是关键
北交所自设立以来不断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对“关键少数”常态化“亮剑”,针对相关问题打出一套事前规范“组合拳”。
在今年采取的69个自律监管措施案例中,55个案例涉及对象中包括了公司实控人(或控股股东)及董监高人员,占比近八成。
业内人士认为,实控人、董监高这类“关键少数”在企业经营治理方面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公司未来发展走向的因素之一,若存在资金占用、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不仅有损企业健康发展,还侵害了投资者利益。
付立春也表示,规范和发展是上市公司同时面临的“两位一体”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上市公司从经营理念、专业素质、组织结构、战略实施等方面都需要持续地梳理和升级。
自2022年以来,北交所针对相关问题打出了一套事前规范“组合拳”。如开展系列合规培训,“以案说法”,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全体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签署规范运作承诺书,强化自我约束,对违反承诺的依法依规处理;上好“监管第一课”,及时向新上市公司“关键少数”传递监管要求、提示违规风险,并将常见合规问题提醒手册发送公司及保荐机构,进行事前提醒;通过常态化组织公司年报业绩说明会,“关键少数”亲自“上阵”答疑解惑等。此外,北交所还持续组织“上市公司走近投资者”活动等方式强化公众投资者监督。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标准化、常态化监管为依托,才能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进而稳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责任编辑:焦点)
-
本届国会平均年龄64.3岁,是美国历史上“最老龄”的一届。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延续了美国总统75年来的感恩节传统,21日在白宫赦免了两只分别名为“巧克力”和“豆”的火鸡。拜登表示,这两只火鸡的名字代表了他 ...[详细]
-
基金调研热情高涨,五大行业最受关注!医疗器械大白马受宠,业绩高增长名单出炉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2年以来基金调研的公司主要扎堆五大行业,大市值公司是其首选调研对象。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总规模随市场行情变化上下浮动明显,不过从3月底起,公 ...[详细]
-
多个经济大省纷纷表态,全力以赴稳增长,扛牢经济大省责任,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并拿出一批实招硬招,加大力度稳工业、刺激消费、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经济大省再担重任。日前召 ...[详细]
-
每经记者 程雅 每经编辑 文多 8月5日晚,SZ300755,股价37.79元,市值157.5亿元)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北京华致陈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陈香商务)拟以自有资金向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详细]
-
5D调查今日获悉,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确保每个德邦员工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详细]
-
三亚凤凰机场今日所有航班取消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通过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客服热线获悉,8月7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取消。今天凌晨, 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报:2022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任世碧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密集披露期的到来,那些上半年业绩超预期的上市公司又开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截 ...[详细]
-
6日晚,我国现存最长木拱式廊桥,位于福建屏南的万安桥今晚突发大火,目击者称已被“完全烧毁”。2011年5月28日,我国城区最长的木拱式廊桥,武夷山市的余庆桥烧毁。而随着万安桥的起火,网友纷纷惋惜,大型 ...[详细]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记者/伍洋宇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人民币705亿元,同比下降9.7%;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同比减少59.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 ...[详细]
-
当地时间2022年8月6日,柬埔寨金边,柬埔寨首相洪森右)与日本外相林芳正左)在金边和平宫举行的会议上握手。 图8月6日,日本外交大臣林芳正在访问柬埔寨期间与该国首相洪森举行会谈。会后两国签署了一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