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需求大增 储能产业市场化拓展加速
◎王玉晴 记者 覃秘
尽管受到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困扰,政策展加储能产业去年仍爆发出强劲的驱动增长势头。据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需求2022年,大增我国共投运储能项目259个,储能产业总装机功率为20.75GW;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236个,市场速装机功率达5.66GW/12.29GWh。化拓各项指标较2021年明显提速。政策展加
“在系列重磅政策的驱动支持下,储能已逐步形成独立赛道,需求正迸发出巨大的大增活力。”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产业预计2023年储能产业政策和实施细则会加速落地,市场速补贴类、化拓示范类、政策展加储能聚合应用类、电力改革类、储能安全类政策会频频出台,不断出现新的热点,储能新技术应用也将得到更好地验证,产业继续保持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新型储能正迎来全新的历史使命。研报表示,得益于中美大储(大型储能)和欧洲户储(户用储能)的爆发,预计2023年、2025年全球储能容量需求分别为120GWh 、402GWh,2023年同比增长134%,2022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8.8%。预计,未来3年储能产业的复合增速为91%。
政策驱动需求大增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以风光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容,但因其天然不稳定性,发电侧的大型储能配备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刚需型成长赛道。
。。。。。。。。。。。。。。。。。。。。。。。。。。。。。。。。。。。。。。。。。。。。。。。。。。。。。。。。。。。。。。。。。。。。。。。。。。。。。。。。。。。。。。。。。。。。。。。。。。。。。。。。。。。。
政策是推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顶层规划设计完毕,方向明确,任务清晰。”刘勇认为,2022年是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是纲领性政策文件正式落地,提振行业发展的信心;二是“一体两翼”政策趋于丰满,明确行业发展目标,储能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得到验证;三是支撑性政策出台频次快、覆盖面广,护航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以风光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容。由于太阳光照及风力变化的天然不稳定性,原有能源结构中供给端的可控性将持续下降,如何满足不断快速增长的新能源电力消纳需求迫在眉睫,发电侧的大型储能配备成为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的刚需型成长赛道。
“强制配储是我国当前储能发展的重要。”东方证券相关研究员分析。据统计,2022年6月以来,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大储经济性有所好转,项目招标随之加速启动,2022年公开招标超过41.6GWh。
市场已经跑到前面。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规划拟建的储能项目达到922个,总规模达到417.87GW。其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共617个,总规模为55.73GW/120.74GWh;新能源储能项目非电化学储能项目25个,规模为8.89GW;抽水蓄能项目共280个,规模高达353.25GW。
海外市场也有较为明确的增长预期。随着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欧洲户用光储高经济性已得到市场的认可,渗透率正加速提升。东方证券预计,2023年欧洲储能市场总需求为30GWh,对应出货量为70GWh,分别同比增长113%、95%。另据Berkeley Lab统计,美国储能项目备案正在快速增加,截至2022年11月底总备案为22.53GW,上年同期为13.13GW,同比增长71.6%,惯性力量推动这个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继续保持增长。
模式成熟成本下降
目前储能市场已形成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主要路线,钠电池快速优化形成部分替代,多种电池路线补充的发展格局。这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降低30%。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70%至80%。”
。。。。。。。。。。。。。。。。。。。。。。。。。。。。。。。。。。。。。。。。。。。。。。。。。。。。。。。。。。。。。。。。。。。。。。。。。。。。。。。。。。。。。。。。。。。。。。。。。。。。。。。。。。。。
日前,山东莱州最新一期光储融合电站项目成功并网,这座由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的360MW+60MW/120MW光储融合项目建成。公司称,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光储融合项目。
青海省单体容量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西藏最大光伏保供项目、湖北省内单体最大集中(共享式)储能电站、湖南省首个全容量并网的10万千瓦储能电站、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新能源项目……2023年元旦前后,一批带有“首个”“最大”标签的储能项目实现并网。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以来,累计并网储能项目已有近30个,规模超1.3GW/2.8GWh。
“大量示范项目的投运,有助于产业标准的建设、市场机制的完善、商业模式的成熟,以及技术的迭代升级。”相关研究员分析。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鼓励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
市场对产业发展的信心还来自储能成本的持续下降。据了解,目前,储能市场已形成了以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为主要路线,钠电池快速优化形成部分替代,多种电池路线补充的发展格局。随着对户储及大储需求的增加,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推动储能行业的增长。
“预计未来5年,储能成本还将降低30%。未来10年,储能成本将再降低70%至80%。”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统计显示,锂离子电池组的成本在过去10年里下降了80%以上。
此外,基于强制配储的需求,储能装机与风电光伏装机节奏密切相关。预计2023年风电光伏建设进度加速,也将给储能市场带来更多需求。据东方证券研报,随着上游硅料新增产能投产,预期带来光伏产业链降价,光伏电站装机需求同比高增;同时,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风电主机厂降本趋势明确,风电投资成本明显降低。
百舸争流技术为王
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各类技术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技术是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化解储能行业面临的成本、寿命、安全等难点痛点问题的终极手段。”
。。。。。。。。。。。。。。。。。。。。。。。。。。。。。。。。。。。。。。。。。。。。。。。。。。。。。。。。。。。。。。。。。。。。。。。。。。。。。。。。。。。。。。。。。。。。。。。。。。。。。。。。。。。。
巨量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市场主体的参与,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碳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熔盐储热……各类技术呈现出百舸争流的态势。
“技术是推动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化解储能行业面临的成本、寿命、安全等难点痛点问题的终极手段。”刘勇说,只有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储能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刘勇介绍,行业领跑者已经推出多项储能新技术,诸如采用大容量、长寿命电芯、构网型储能等新技术,以及加强消防安全配置,实施闭环退役和废旧电池回收等,降低储能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升储能的可靠性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与电网的友好互动和高效支撑。
占据整个储能系统成本约70%的电池组,是储能产业最大的一块“蛋糕”。、、、中创新航、等一批电芯厂商,纷纷与政府、大型国企央企、产业链下游和海外企业牢牢绑定,并开始延伸到系统集成和项目开发。
以宁德时代为例,公司与、协鑫集团等合作,2022年以来已先后与美国FlexGen达成未来3年10GWh的供应协议、与英国Gresham House达成近7.5GWh长期供货协议。同时,公司还与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已在全球交付超过100个大型储能项目,覆盖中美英德澳韩等储能主要市场。
集成商是产业争夺的另一个焦点领域。公开信息显示,当前系统集成玩家除了原有的“储能老兵”外,系统集成已经成为光伏风电、电池、电力电网、电力设备等领域,以及一些跨界而来的各类技术玩家组成的“大本营”,参与者包括华为、隆基、协鑫、晶科、阳光电源、、、等一批知名企业。
“会做集成跟能做集成有天壤之别。”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表示,当前的储能形势迫切呼唤“专业系统集成”,对系统各部件实现电力、电子、电气等方面高度耦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个核心组件是储能变流器(PCS),是连接储能电池系统和电网的双向电流可控转换装置,在储能系统中价值量占比约10%。IHS Markit日前发布的2022年储能逆变器报告显示,中国储能PCS市场份额整体呈上升趋势,阳光电源、和等公司出货量领先。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储能逆变器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储能变流器的性能,目前供应仍较为紧张。
(责任编辑:探索)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当地时间2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关于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联邦法律。该法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法律同时规定俄罗斯总统可以决定是否恢复执行上述条约。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22日 ...[详细]
-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MWC 2023世界通信大会上,联发科全产品线实力参展,大放异彩。天玑5G移动平台、Filogic无线连接平台、Genio智能物联网平台、Kompanio移动计算平台、Pento ...[详细]
-
最高月薪超8万!多家游戏公司上线AIGC岗位 这是有业务需求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3月4日讯记者 崔铭)又是一年“金三银四”招聘季,游戏公司近日也陆续启动了春招。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岗位中,藏着与AIGC相关的招聘信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孙磊 “受疫情多发、散发等影响,10月终端市场承压,生产供给比9月略有下降。不过,由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的持续发力,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仍保持增长势头。”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 ...[详细]
-
维珍银河Q4净亏损扩大至1.51亿美元 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恢复太空飞行
周二美股盘后,(SPCE.US)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Q4营收86.9万美元,上一年同期为14.1万美元;净亏损同比扩大至1.51亿美元,上一年同期亏损8079.7万美元 ...[详细]
-
美国1月商品贸易逆差连续第二个月扩大,因进口额增量超过出口。美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逆差增长2%至915亿美元,规模为三个月来最大。数据未经通胀因素调整,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为910亿 ...[详细]
-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开幕会的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 为我们用VLOG的形式,记录下了一路的所见所闻。下面我们就跟随蒋颖委 ...[详细]
-
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10%。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进口贸易值2. ...[详细]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美指周一上涨在104.70之下遇阻
3月7日,从技术上来看,周一上涨在104.70之下遇阻,下跌在104.15之上受到支持,意味着美元上涨后有可能保持下跌的走势。如果美指今天上涨在104.65之下遇阻,后市下跌的目标将会指向104.1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