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202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中新网1月20日电 央行网站20日公布2022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央行其中显示,公布2022年,年金债券市场平稳运行,融市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稳有序,场运场平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增加,行情行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保持平稳;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回落。况债 一、券市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022年,稳运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1.9万亿元,央行同比基本持平。公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6.0万亿元,年金同比增长5.4%,融市交易所市场发行5.8万亿元。场运场平2022年,行情行国债发行9.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4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8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8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345.4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0.5万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25.3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19.5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416.1亿元。 二、债券收益率涨跌互现 2022年12月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10%、2.40%、2.64%、2.82%、2.84%,分别较2021年同期下行15个基点、5个基点和上行4个基点、4个基点、6个基点。2022年末,中债国债总指数收盘价为213.7,较2021年末上涨7.1;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收盘价为122.1,较2021年末上涨0.6。 2022年12月,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26%,同比下行76个基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1%,同比下行68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平稳有序 截至2022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5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4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7.7%,政策性金融债0.7万亿元、占比22.0%。 四、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进一步增加 2022年末,按法人机构(管理人维度)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共计2172家。从持债规模看,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1.9%,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2%。单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65、1、12、11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只数占比为91%。从交易规模看,2022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49.7%,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83.1%。 五、货币市场成交量持续提升 2022年,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527.0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37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1%;买断式回购成交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同业拆借成交146.8万亿元,同比增长23.6%。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403.6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71.2万亿元,日均成交10893亿元;单笔成交量主要分布在500-5000万元和9000万元以上,单笔平均成交量5017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8.1万亿元,日均成交1574.9亿元。柜台债券市场累计成交168.4万笔,成交金额2134.5亿元。2022年末,开办柜台债券业务的商业银行共28家,较2021年同期增加1家。 六、票据市场承兑贴现余额同比增长 2022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27.4万亿元,贴现发生额19.5万亿元。截至2022年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贴现余额13.0万亿元,同比增长29.1%。 2022年,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21.3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4.5%,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17.8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4.9%。贴现的中小微企业32.7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的97.1%,贴现发生额14.2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的72.9%。 七、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规模保持平稳 2022年,银行间本币衍生品市场共成交21.3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21.0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标准债券远期成交2600亿元,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名义本金268亿元,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本金24亿元。国债期货共成交46.4万亿元,同比增长68.7%。互换利率涨跌互现,2022年末,1年期F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为2.19%,较2021年末下降3个基点;5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为2.77%,较2021年末上升21个基点。 八、股票市场主要指数回落 2022年末,上证指数收于3089.3点,较2021年末下跌550.5点,跌幅为15.1%;深证成指收于11016.0点,较2021年末下跌3841.4点,跌幅为25.9%。两市全年成交额224.5万亿元,同比减少13.0%。(中新财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跨区域流动人员检测: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
- 发生了什么?A股突然直线拉升,千亿巨头涨停!中字头、大基建大爆发
- 南博会这10年:两“变”一“不变”,解码中国
- 里昂:首予比亚迪电子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27.5港元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三油一网”多措并举,推动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
- 国家卫健委:社会面病例占比较高,与这两个方面原因有关
- 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实现暖封闭,新车将于2024年底投产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韩媒:LG将在美国建锂电池材料厂
- 郭楠:企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做事?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社会面病例增多是否与取消次密接有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来了
- 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快讯:通信服务概念股震荡走强 中国联通涨停
- 从“隐形大国”到疫情后经济增速亮眼,印尼如何成为G20峰会焦点
- 易会满重磅发声,中字头板块大涨!中金研报:银行及国有上市企业估值中枢有提升空间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明年货币危机将爆发在欧洲?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因安全气囊和尾灯问题,特斯拉在美接连两次召回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