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事缠身的*ST紫晶暴跌近1倍,多家PE/VC被“闷杀”
炒股就看,闷杀权威,祸事专业,缠身及时,跌近全面,晶暴家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倍多C被 目前达晨系差不多收回成本,闷杀若股价持续下跌且无法减持,祸事后续可能面临浮亏风险。缠身 *ST紫晶(688086.SH)祸事缠身,跌近股价也持续下降,晶暴家5月12日开盘不久就创出历史新低(5.48元/股),倍多C被相较发行价和历史最高价分别下跌74%、闷杀94%。祸事还有持股的缠身股权投资机构目前浮亏几何? 虽然股权投资机构在*ST紫晶IPO之前获得的股份均已解禁,有些也通过减持淡出市场视野,但仍有部分机构来不及减持完或者未减持导致目前被“闷杀”。因为*ST紫晶在今年2月12日披露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相关股东在立案期间及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不得减持。 以此来看,达晨系旗下的深圳市达晨创联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达晨创联”)在多次减持后目前仍持股345.504万股,成本价为7.1元/股。按照5月11日收盘价(5.8元/股)计算,浮亏449.16万元,此前已减持套现1.598亿元~1.610亿元。作为达晨创联的一致行动人,深圳市达晨创通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达晨创通”)解禁后一直未减持,持股仍旧为517.33万股,成本价为9.665元/股,截至5月11日收盘浮亏1999.48万元。当初达晨系投资*ST紫晶成本总计1.25亿元,以此来看目前达晨系差不多收回成本,若股价持续下跌且无法减持,后续可能面临浮亏风险。 同为一致行动人的海宁东证汉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东证汉德”)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东证夏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东证夏德”)则在刚开始减持不久便被按下了暂停键,仅减持16.4169万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两机构分别持股509.155万股、509.1065万股,入股成本价均为9.665元/股,截至5月11日收盘,上述持股浮亏3935.58万元。 创投机构被“闷杀” 在*ST紫晶IPO之前进行了四次增资,不少PE/VC投资入股,其中出现达晨系以及王思聪旗下机构的身影。 2017年6月份,达晨创联、王思聪旗下的天津普思一号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普思资产管理”)在*ST紫晶第三次增资中入股,分别认购了1055.18万股、704.23万股,价格为7.1元/股,分别出资7491.778万元、5000.033万元。 在*ST紫晶第四次增资中,也就是2018年12月份,东证汉德、东证夏德、达晨创通、深圳远致富海新兴产业二期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远致富海 ”)分别认购517.34万股、517.34万股、517.33万股、310.40万股,价格为9.665元/股,分别出资5000.09万元、5000.09万元、4999.99万元、3000.02万元。 这其中,达晨创联与达晨创通为一致行动人,曾合计持有*ST紫晶1572.5109万股,占比8.2598%。东证汉德和东证夏德均是由上海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并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一致行动人,曾合计持有*ST紫晶1034.6784万股,占比5.4348%。 2020年2月26日,*ST紫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21.49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最高冲至86.15元/股,这成为*ST紫晶最高光的时刻,上述入股的股权投资机构也一度实现7.9~11倍的浮盈,但是好景不长,经过短暂的V型震荡之后,在2020年7月中旬以后,*ST紫晶股价便一路下行,截至5月11日收盘,报收于5.8元/股。 在2021年2月26日解禁后,达晨创联便加紧减持,2021年3月15日~2021年3月19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152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23.87元/股~24.66元/股,套现范围为3628.24万元~3748.32万元。 之后达晨创联又持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021年3月31日~2021年9月27日期间,减持了367.2948万股,套现8150.52万元;2021年11月3日~2022年1月28日期间,减持了190.3815万股,套现4199.03万元。 以此来看,达晨创联累计套现1.598亿元~1.610亿元,较达晨系总投资成本1.25亿元高出0.348亿元~0.36亿元。而达晨创通解禁时间为2021年12月27日,未进行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12日,*ST紫晶披露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自2月12日起达晨创联、达晨创通未再实施减持,后续将继续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关于立案期间及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后未满6个月不得减持的规定。 也就是说,达晨创联、达晨创通的持股锁定在了2月12日。根据一季度披露的持股数据,达晨创联、达晨创通分别持有*ST紫晶345.504万股、517.33万股。根据成本价以及*ST紫晶5月11日的收盘股价5.80元/股计算,上述持股分别浮亏449.16万元、1999.48万元,合计浮亏2448.64万元。达晨系已差不多收回成本,但是若后续无法减持且*ST紫晶股价继续下跌,则有面临浮亏的可能。 东证汉德和东证夏德的持股均于2021年12月27日解禁,计划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7月25日期间进行减持,在仅减持了16.4169万股后便因*ST紫晶被立案调查而暂停。 根据一季度披露的持股数据,东证汉德和东证夏德分别持股509.155万股、509.1065万股,合计1018.2615万元,根据入股成本价(9.665元/股)以及*ST紫晶5月11日的收盘股价(5.80元/股)计算,上述持股浮亏3935.58万元。而这两家机构的入股成本就达1亿元。 普思资产管理则是在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减持所持有的*ST紫晶股份190.38万股,到2021年末时已经不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淡出了公众视野。 祸事连连 上市两年的*ST紫晶祸事不断,这也是其泡沫破裂的原因。 就在5月11日,*ST紫晶披露了审计机构出具的关于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专项说明以及营收扣除情况表专项核查报告,其中提到无法判断因违规担保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对2020年度财报进行追溯调整,无法确定期初数是否准确;2021年度大额销售退回,但相关退货协议尚未签订,存货尚未退回该公司仓库,无法对存货进行有效盘点。另外,2021年度营收需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318.29万元。 正因为2021年度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自5月6日起,紫晶存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披星戴帽,变身*ST紫晶。 其实早在2020年度*ST紫晶上市首份年报之时,审计机构便出具了保留意见,主要涉及预付技术开发费及预付设备款和应收账款可回收性问题。审计机构认为*ST紫晶未提供充分资料和信息,其无法对预付款项的商业实质、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彼时业绩就已出现变脸,*ST紫晶2020年度营收同比下降4.9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63%。 *ST紫晶因诸多疑点被监管盯上,今年2月11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当时有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当时掌握的情况看,“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大概率指向*ST紫晶2020年年报信息披露。这份年报显示该公司在上市后即频繁变更业务模式,委托研发对象和预付款性质亦发生显著变化,由此推断,公司在上市之后发生“质变”应是被立案调查的直接原因。 不久后的3月中旬,*ST紫晶自曝,截至2022年3月10日,该公司及子公司定期存单违规质押担保余额合计3.73亿元,事涉16笔违规担保,未履行相关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且资金受限相关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 当时上交所紧急对*ST紫晶下发问询函,五问违规担保来龙去脉,同步启动纪律处分严肃问责。上交所表示,后续将根据立案调查结果,进一步做出处理。4月8日,*ST紫晶公告称,涉事的时任高管以及2名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被处分。 在诸多疑点以及违规行为之下,*ST紫晶的业绩也持续陷入颓势。2021年度开始出现大额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2.29亿元,同比下降379.85%。亏势延续到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亿元,同比下降逾10倍。 *ST紫晶称,业绩大幅变动主要系2022年违规担保事项预计负债7221.27万 元,同时报告期收入信创业务毛利率较低,导致综合毛利率为10.64%,三大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888.46万元,增长幅度为24.59%。 而独立董事王铁林并不认可*ST紫晶的2022年一季报,反对理由包括:管理层关于前期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背景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管理层对于违规担保事项的原因、背景的解释说明说服力不够;监管部门对公司立案调查,尚无结论,无法确定该案件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及时性不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雅居乐集团:上半年毛利73.98亿元,借贷利率降至5.59%
- 天齐锂业“0元员工持股”引监管关注 A股“低成本”激励计划缘何频现争议?
- 华夏幸福中标沈阳72万平米代建保交付项目 原为恒大集团持有
- 华润“创事记”:独家揭秘万亿央企重塑进行时
- 美媒披露谷歌前CEO鼓动对华“冷战”细节
- 总市值超160亿港元 叮当健康在港上市:与巨头同台竞争、互联网医疗下半场开赛
- 英国8月通胀率小幅回落至9.9%
- 前8月湖南进出口总额4458.7亿元 同比增长21%
- 硅谷裁员后捷豹路虎狂招800人,传统汽车公司拉开智能化竞赛
- 最高检发布督促整治非法采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 Stellantis将从通用回购9.23亿欧元股票
- 突发!日本央行金融系统崩塌,什么情况?帝国理工突然出手,欧亚第五个“风暴眼”现身,如何影响A股?
- 金融街论坛第二日 监管部门释放10大政策信号
- 日媒:日本防卫省计划为自卫队引进攻击型无人机
- 美国8月CPI略超预期,为何市场反应激烈?
- 央行:将招标发行2022年第九期中央银行票据
- “连花清温们” 盯上了连花清瘟
- House深夜发微博回应,笑果紧急消音、加字幕
- 实测华为Mate50 Pro昆仑玻璃砸核桃:一口气3个 结果很服气
- 总市值超160亿港元 叮当健康在港上市:与巨头同台竞争、互联网医疗下半场开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