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要相信疫苗,要不断地向科学要答案
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高福关系就像“猫鼠游戏”,人类的院士疫苗行为在不断变化,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相信作为微生物的不断新冠病毒也必须不断进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地向答案环境。 “科学和技术的科学进步推动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黑死病曾经消灭了欧洲一半的高福人口,今天新冠疫情的院士疫苗防控和过去相比已经是巨大的成就,不要怀疑科学在其中的相信贡献,要不断地向科学要答案。不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受邀在“墨子沙龙”发表主题演讲。地向答案 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新的科学病毒变异进化分支,既威胁着人类的高福生命,也影响着人们的院士疫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人们高度关注新冠病毒的相信动态,比如病毒变异后,新冠疫苗还管不管用?怎么看待疫苗的副作用? 9月24日,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的“墨子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就“人类、病菌与疫苗”的话题作了分享,也对上述问题作了回答。“墨子沙龙”是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十大重点活动之一。 人类和微生物的“猫鼠游戏” 高福院士首先从如何理解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谈起。据其介绍,微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人类,前者在35到22亿年前就出现了,而人类是在300到400万年前才出现的。微生物组是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在今天,人类的基因组里还会发现一些残存的病毒基因。他认为,人类是自己躯干和微生物的共生体,“我一米八的个子,大约有10的13次方个细胞,而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至少有10倍的微生物和我在一起,也就是10的14次方。”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发现,微生物几乎影响人类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行为,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各种疾病。 换言之,人类和微生物一直相依相存。 “新冠病毒发生变异,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它在适应地球的环境。”高福说,人类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像“猫鼠游戏”,人类的行为在不断变化,为了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作为微生物的新冠病毒也必须不断进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2003年出现的SARS病毒不同,新冠病毒适应得挺好。” “突破感染”出现后, 新冠疫苗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仍然明显 随着疫情的变化,新冠疫苗备受关注,除了最初的期待,困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病毒变异了,疫苗还管用吗? 高福介绍,新冠疫苗有四级防护: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死亡。“因为有了突破感染,防感染作用大打折扣,防发病和防传播也打了折扣,但是防重症、防死亡效果非常明显。”他呼吁大家相信疫苗,并关注mRNA疫苗,“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新冠疫情的防控,黑死病曾经消灭了欧洲一半的人口,今天新冠疫情的防控和过去相比已经是巨大的成就,不要怀疑科学在其中的贡献,要不断地向科学要答案。” 对于接种疫苗与肺结节风险,高福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二者之间有密切关系。据中新网报道,高福同时表示,这个疫苗还有它自身的缺憾,这给青年(科研人员)提出一个新问题,今后我们对肺脏免疫要进行很好的研究。 高福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一个寻求平衡的过程。“坐飞机有可能会掉下来,坐火车有可能脱轨,走路有可能摔倒,那我们还做这些事情吗?面对这么大规模的疫情,疫苗能帮助我们防止个体的重症和死亡,也能帮助我们防止群体感染,实际上人类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就是需要疫苗。” 高福指出,新冠疫苗的作用机制是:接种一次,可以唤醒免疫细胞,使其能够识别新冠病毒并消灭它,间隔一段时间后,免疫细胞对病毒的辨认能力可能会降低或丧失,因此需要再接种一次。而接种疫苗的基本原则是“少量多次”,对于新冠疫苗,他的建议是约每半年接种一次。“已有的数据支持打两针之后再打加强针,再打第四针和第五针,但是遵循自愿原则。”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银证券:维持汇丰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5.89港元
- Meta被曝将裁员1.1万人,扎克伯格:这是悲伤的时刻
- 币圈再度上演惊魂一夜!币安放弃收购FTX:“窟窿太大”填不上
- 尾盘:美股跌幅扩大 道指下跌近600点
-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 光大期货:11月10日能源化工日报
- 乌克兰战场展现效用 欧盟有望在下周敲定共建自主卫星通信网络
- 第106届全国糖酒会今日开幕 多家老字号产品“上新”
- 硅谷裁员后捷豹路虎狂招800人,传统汽车公司拉开智能化竞赛
- “双11”促销国货品牌逆袭占“C位”!
- 胡润发布U40青年企业家榜 总财富6780亿元
- 11月10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保交楼”再迎新政 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 快递派送高峰期 “暖蜂行动”为快递小哥送关爱
- 从回撤60%到反弹20%,昔日“公募一哥”玩心跳?
- 号称“猫粮中的爱马仕”,ZIWI巅峰猫粮箱内外生产日期差一年?客服:仓库误放,产品未过期
- 深交所总经理:今年已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一批问题企业集中出清
- 11月10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 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市场主体新活力加速迸发
- 《中国金融》|国际上对问题金融机构早期纠正、接管和处置有具体而明确的时限要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