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北京海淀法院对一猥亵儿童教职人员宣告终身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王巍 北京报道 2022年11月15日,全国北京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对一起学校外聘教职人员猥亵儿童案一审宣判,首例身禁在判处被告人王某某判处有期徒刑的北京同时,禁止王某某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海淀工作。宣判当天,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猥最高人民检察院、亵儿教育部 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童教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实施,该案也成为全国首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职人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员宣业教职人员依法宣告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刑事案件。 2017年,告终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曾经宣判全市首例教师猥亵学生被宣告禁业的全国案件,在当时,首例身禁法律尚没有关于被告人终身禁止从业的北京规定,因此有此类行为的海淀教职人员从业禁止的最高时间是5年。在《意见》正式实施后,明确了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法院依法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终身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外聘教职人员多次猥亵女童获刑并被判从业禁止 学校外聘教职人员多次猥亵女童,在女童家人报案后被依法抓获。2022年11月15日,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对这起猥亵儿童案一审依法开庭并当庭宣判。海淀法院经审理查明,王某某在担任北京市某学校外聘指导教师期间,利用“一对一”单独授课的机会,多次触摸该校一名10岁女童的隐私部位。2022年3月,经被害女童家人报案,王某某被抓获归案。海淀法院认为,王某某作为学校聘用的教学辅助人员,在为学生授课期间,多次故意对不满14周岁的女童实施猥亵,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法院以猥亵儿童罪,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同时,禁止王某某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该案是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 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实施后,全国首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依法宣告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刑事案件。 法院在宣判案件时指出,未成年人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都要尊重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参与教育教学的从业人员,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王某某案发时是对未成年人负有特殊职责的专业教职人员,本应坚持师德为上,知荣明耻、严于律己、教书育人,而其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猥亵不满14周岁的女童,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师德败坏,破坏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同时,伤害了整体教师队伍在社会中的美好形象,应依法从严惩治。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坚持对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的相关规定,同时考虑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要求对王某某依法从重处罚的意见,海淀法院依法对王某某从重处罚。 同时,法院认为,为切实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突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搭建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对实施性侵害犯罪的教职员工应严格执行终身禁业制度。被告人王某某趁“一对一”辅导的机会,对女童实施猥亵行为,其主观恶性明显,社会危害性大,为预防再次犯罪,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平安清朗的校园环境,海淀法院依法对被告人王某某宣告从业禁止。 《意见》实施,明确对实施性侵害等犯罪人员终身禁业 在未成年保护领域,有犯罪记录人员“从业禁止”的范围与衔接落实等一直亟需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2017年,北京海淀法院曾审理过全北京市首例教师猥亵未成年被判处从业禁止的案件:当时,一级教师邹某被控在辅导过程中多次强奸和强制猥亵未成年女学生。法院以强奸罪和强制猥亵罪数罪并罚判处邹某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的规定,禁止邹某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5年内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工作. 据了解,在当时,我国法律尚没有对相关被告人终身禁止从业的规定,规定从业禁止的最高时间是5年。一旦被告人刑满释放,违反从业禁止的规定,可以被视为拒不执行法律生效判决来处理,情节严重则构成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罪。被告人的从业禁止,一般由公安机关来监督管理。 这几年来,我国在立法层面一直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2022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意见》,明确了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终身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意见》同时规定,教职员工犯罪,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所在单位、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理、处分和处罚。符合丧失教师资格或者撤销教师资格情形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收缴其教师资格证书。 据介绍,王某某案是在《意见》公布实施后,全国首例依据《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第三十七条之一及2021年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教职人员宣告终身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刑事案件。该案判决既能够让被告人明确知晓自己被禁业的范围,亦能在社会层面起到监督和警示作用,有利于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净化校园环境。 (作者:王巍 编辑:李玉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保险版个人养老金“指南”出炉:门槛既抬高又降低!谁入围首批?
- 俄媒:俄副外长称俄美是否“断交”取决于美方选择
- 恒大地产:预计无法于4月30日前按期完成年报审计工作
- 许家印:大干三个月,6月22日一定要实现恒驰5量产
- 真假新闻至油价“销魂”一夜 后续关注G7对俄油限价
- 外媒:乌总统顾问称俄夺取基辅的尝试是“自杀”
- 和信投顾:指数持续震荡 题材加速切换
- 国家卫健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 亮剑!多地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 东航空难丨内蒙古组织救援力量参与现场救援
- 恒基地产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盈利131.95亿港元同比增加29.46%末期息每股1.3港元
- 巴黎奥运会将销售1000万张门票 最低票价24欧
- 遭遇“打假”之前,“疯狂小杨哥”是如何疯狂起来的?
- 外资首次买爆一只“小票”,这21只个股也有望上榜外资最新“团宠股”名单!
- 对美国加压,沙特声明:全球石油供应不足的锅我不背
- 俄财政部:已全额支付6560万美元欧洲债券息票
- 利率最高4%,五城开售特定养老储蓄
- 甘肃兰州一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 油价、新能源车价普涨之下,我们该怎么选车?
- 工行2.5亿存款消失背后:谁该为损失买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