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拿欧洲没办法?先看贸易数据吧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俄乌战争影响欧洲对华立场,中国洲没中国外交政策面临挑战。拿欧”4月15日,办法《纽约时报》以此标题发表文章,贸易认为中欧因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数据立场不同,双方关系将变得困难重重,中国洲没颇具挑拨意味。拿欧
4月16日,办法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文,贸易也就当前中欧关系和未来走向提出观点,数据看法则与美媒不同。中国洲没报道指出,拿欧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欧盟的办法最大贸易伙伴,尽管中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贸易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可无论欧洲决策者如何尝试多元化,数据中欧双方的贸易关系都将很难被打破。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欧元计,欧盟与中国2020年的货物贸易总额为5879亿欧元,2021年为6955亿欧元,而相比之下,欧盟与美国这两年的货物贸易总额则分别为5562亿欧元和6314亿欧元。
报道还援引专家指出,“短期内,就算中欧贸易将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如果非要说受到俄乌冲突何种影响,那是源自铁路运输、技术和后勤保障以及能源供应等因素。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美媒挑拨中欧关系,港媒不认同
在《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中提到,对于中国而言,欧洲本应该是西方世界里“容易对付”的那一方,在军事实力和意愿上都不抗拒中国的崛起。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欧洲重新评估自己的安全需求以及观察到中方的态度,这场冲突可能带来潜在的深远影响。
而文章提到的所谓的“深远影响”是,从长期来看,欧洲对于地缘政治的新关注点以及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可能逐渐演变成对中国的更敌对立场,尤其是如果中国继续靠近俄罗斯,保护其免受西方经济制裁影响的话。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报道还援引荣鼎咨询驻柏林分析师诺亚·巴尔金(Noah Barkin)的话挑唆称,欧洲对中国变得态度强硬已有五六年,而如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洲人意识到中国也许不再是“合作伙伴”,正越来越多地被视为是“威胁”。
文章还举例,欧盟和英国已在包括涉港、涉疆和涉台等问题是批评中国,但全然不提这些交锋的根源在于美欧国家无端指责中方,并干涉中国内政。
最后,《纽约时报》还借4月1日举行的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挑拨双方关系,声称双方对于俄乌冲突的用词和立场都不同,并唱衰称,这次峰会并未发表联合声明,也没有宣布什么振奋人心的投资项目。
对于《纽约时报》作出的这一论调,港媒《南华早报》4月16日也发文分析了当前中欧关系。与美媒所宣称的不同,这篇报道首先就指出,虽然中欧之间的贸易可能会因双方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不同而出现一些“小紧张”,但专家们认为,中欧贸易不太可能会脱钩。
原因就在于,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牢不可破,以及供应链多元化从现实面来看是显得不切实际的。
中欧贸易联系紧密
得益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强劲需求,中国在2020年至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了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实际上,欧盟也在今年前两个月超过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不过根据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前两个月被欧盟反超的东盟又“卷土重来”,力压欧盟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尽管中欧贸易蓬勃发展,但双边关系在过去两年变得紧张,谈判已久的中欧投资协定也于去年5月被冻结。”《南华早报》并未回避一段时间以来中欧关系所遇到的困局,也提到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欧双方确实立场不同。
“短期内,就算中欧贸易将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亚太项目副研究员王爵(Jue Wang,音译)表示,如果说中欧贸易受到俄乌冲突影响,那是因为铁路运输中断、技术和后勤保障问题以及能源供应的因素。
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代理所长邓希炜则认为,鉴于中国仍是电脑、家用电器和手机等制造业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俄乌冲突并不会“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4月1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跨里海、黑海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准备出发开往德国曼海姆。图自新华社供应链多元化有难度
尽管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但在欧洲,有关让供应链从中国转向多元化,以提高自给自足能力的讨论正加速进行。当地时间4月12日,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还声称,世界各国正在努力促使供应链多样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可能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我认为即使欧盟希望减少依赖,但现实情况是,许多欧洲企业仍致力于中国市场。”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尼克·马洛(Nick Marro)认为,无论欧洲政策制定者如何尝试多样化,中欧商业联系都将很难被打破,中国仍是极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心,竞争对手很难匹敌。
《南华早报》援引专家的话称,近年来,要求(欧盟)与中国经济脱钩的政治压力在大幅上升,俄乌冲突增添了新的挑战。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马尔杰·威夫拉尔斯(Maartje Wijffelaars)表示,如果欧盟愿意向陆上供应链支付更多费用,就有可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但她话锋一转:“主要问题是,欧盟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在岸。此外欧盟需要中国提供广泛的稀土和其他一些关键原材料,用于绿色能源转型和其他多种用途。”
针对当前中欧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动荡加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欧作为两大全球力量,保持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拓展合作共识,有助于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关于乌克兰问题,赵立坚重申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做出自己的判断。中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缓解局势、推动和谈、防止人道主义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各国都有权独立自主决定自身外交政策,不应强迫别人选边站队,不应采取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做法,尤其要抵制冷战思维阵营对抗。中国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对这一问题持相同立场。
(责任编辑:探索)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高 山 任寒飞】9月3日是“摩天大楼日”,这是被誉为“摩天大楼之父”的路易斯·沙利文1856—1924)的生日,早期美国芝加哥和纽约的许多摩天大楼都是他设计的。摩天大楼曾被认为 ...[详细]
-
中宣部回应外国电影审核问题:哪个国家电影质量高,更符合中国观众审美情趣,就引进哪个国家的
8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第21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情况和成就。会上,有媒体提问,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对外国电影的审核更严了”,中美关系紧张是否会影响好莱坞电影 ...[详细]
-
继谷歌、Meta后 亚马逊也跟风:在员工中测试类似Tiktok的应用程序功能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8日早间消息,据报道,亚马逊似乎也想模仿TikTok,在App内引入类似TikTok风格的内容。亚马逊正在测试新功能,它准备在App内植入类TikTok的动态内容,购物者可以 ...[详细]
-
首次承认过度加息风险!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称“某个时刻”放缓加息是合适的,却未能安抚市场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高涵 美东时间8月17日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美债收益率攀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倒挂。当日公布的美联储7月会议纪要显示,多位政策制定者首次承认货 ...[详细]
-
临港浦江园区企业壁仞科技BR100芯片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
9月1日,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uper AI Leader,简称SAIL奖)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临港浦江园区企业壁仞科技原创架构“BR100:大算力人工智能通用GPU芯片”,从80 ...[详细]
-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行业强周期来临,000707.SZ)半年盈利超过2021年全年。8月16日,双环科技发布2022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99亿元,同比增110.11% ...[详细]
-
亚钾国际半年营收增669%净利翻倍,百万吨产能放量再募16.8亿扩产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 谢卓维随着钾肥需求持续提升,行业龙头000893.SZ)上半年业绩再创新高。8月16日晚间,亚钾国际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 ...[详细]
-
来源:健康浙江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类型的饮用水,除了我们日常喝的矿泉水、纯净水外,还有很多价格不菲的水,如婴儿水、酵素气泡水、富氧水等。那么,这些“高端水”真比一般的水“高端”吗?被 ...[详细]
-
小米12S Ultra DXOMARK影像成绩公布:全球第五
小米CEO雷军此前表示,小米12S Ultra不会送测DXOMARK,不过,DXOMARK这次还是对这款旗舰新机的影像能力进行了测试。日前,DXOMARK公布了小米12S Ultra影像测试结果,DX ...[详细]
-
转自:澎湃新闻事发现场。 青海消防 图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8月18日消息,当日7时03分许接中共西宁市委办公室报告,西宁市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造成4人死亡,27人失联。澎湃新闻从应急管理部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