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欧美央行加息缩表应对高通胀 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滞胀风险加大
9月8日,杨德全球现在正被高通胀所笼罩。龙欧欧洲8月份通胀率依然较高,美央欧盟统计局于9月7日公布的行加息缩陷入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年率终值录得4.1%,对高导较第一季度5.4%有所回落,通胀季率终值录得0.8%。全球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二季度GDP季率终值仅录得0.1%,经济加远低于第一季度的滞胀0.8%。这些都说明当前欧洲经济增速较为低迷,风险和美国经济增长相比也是杨德比较弱的,一方面是龙欧由于欧洲多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能源价格飙涨,美央加大了欧元区经济增速下滑的行加息缩陷入风险,而通胀又居高不下。对高导公开数据显示,欧元区八月份调和CPI同比涨幅达9.1%,续创历史新高,前值为8.9%,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8.3%,是推动CPI上涨最重要的一个动力。食品项紧随其后,同比上涨10.6%,同比增速比7月份的9.8%进一步上升。 特别是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大幅上涨,出现能源短缺的风险。欧洲央行在7月份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彻底告别负利率时代来应对高通胀,但是大幅加息使得欧元区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欧元区投资者信心指数出现大幅下降。德国市场研究机构Sentix在9月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元区9月份投资者信心指数为-31.8,较前值-25.2继续下降,创2020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在通胀高企、能源短缺、经济下滑、货币政策收紧等多重政策影响之下,欧元在年内出现了明显贬值。9月7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今年以来已经贬值超过13%,首次跌破平价,跌到了0.99以下,也是今年以来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反映出欧洲整体的状况不容乐观。反映在股市上,欧洲股市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虽然欧洲央行也进行了收紧,但是收紧的幅度和速度赶不上美联储,导致欧元相对于美元出现了大幅贬值,美元指数在近期已经突破110,创出20年的新高,使得非美货币均出现比较明显的贬值。 不同国家应对美元不断的升值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我国央行采取了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下调了两个百分点,释放出190亿美元的外汇。但是近期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仍然逼近7.0指数关口,从贬值幅度来看,人民币在主要非美货币中的贬值幅度是比较小的,日元贬值幅度比较大。9月7日,东京外汇市场显示日元贬值突破1美元兑144日元关口,创1998年8月以来24年来的新低。当前日本央行仍然在维持超低利率政策,和欧美央行纷纷加息形成比较大的鲜明对比,从而导致货币政策偏差越来越大,造成日元出现大幅贬值,进一步放大了国际商品价格暴涨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日本企业物价连续17个月同比上涨,7月企业物价指数创下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统计中的500多种商品中有80%以上价格上涨。当月如果以日元计算,企业进口物价价格同比涨幅高达48%,这使得很多日本的中小企业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很大,陷入困境。 输入型通胀引发物价持续上涨,这让本身复苏乏力的日本经济陷入更加复杂的困困境。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指出,成本推动型通胀不同于央行所期待的需求扩张型通胀,不仅不能刺激消费,反而令消费需求受到抑制,不利于日本经济复苏。但是现在日本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刺激经济,要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为了控制当前的高通胀要适度收紧,日本央行在抑通胀还是保经济之间陷入两难。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当前都面临着抗通胀还是保经济的两难境地,这既有自身的原因,同时也受到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影响。美联储今年以来已经四次加息,3月份、5月份、6月份和7月份分别加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75个基点和75个基点。根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发言,9月份美联储可能会再次加息50个基点甚至75个基点,这对于全球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7月大幅下调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这一行动实际上也标志着全球经济陷入到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不利于股市的表现。相对而言,我国央行当前面临的主要政策目标是稳增长,保持货币政策稳定,避免过度收紧,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央行在近期没有跟随美联储加息,而是采取了降低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的举措来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稳定经济增速。今年以来受到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我国GDP出现了增速回落的局面,特别是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较大,二季度GDP只有0.4%的增长。下半年随着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逐步落地,经济面有望出现初步复苏的局面。但是从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制造业PMI均低于50%荣枯分水岭来看,我国经济当前复苏的基础并不牢靠,不能掉以轻心,还要继续消除一些影响经济复苏的环节,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作为经济的晴雨表,下半年我国股市也经历了一波较大幅度调整,现在有望迎来拐点。一些被错杀的优质龙头股或者优质龙头基金值得关注。从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仍然会迎来结构性行情的机会,景气度比较高的新能源以及之前跌幅比较大的消费股值得投资者关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印度风电项目在供应链困境下进展缓慢
- 2022年中国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620家次 罚没28.99亿元
- 经历“最冷假期”后,华强北商户寻找“春天”
- 高盛策略师:美股投资者要为硬着陆做准备
- 两部门: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 新华保险:2022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630.99亿元 同比下降0.23%
- 董宇辉将亮相央视2023网络春晚
- 广东数字经济引擎持续发力
- 易大宗11月21日斥资约320.84万港元回购241.4万股
- 严防严治积分兑换的运营商“李鬼”
- 硬刚特斯拉,华为问界汽车降价!
- “顶梁柱”高楠离任,个人系公募恒越基金中谁能接棒?
- 理性消费成大趋势,走过14年的“双11”接下来的路怎么走
- 去年50城住宅租金平均跌2.5%,业内:2023年住房租赁市场或保持较快增长
- 老人买安心财险百万医疗险患癌后遭拒赔
- 年终奖如何打理?春节主题理财产品陆续上架 结构性存款、现金管理类产品获热推
- 航空和水运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专家提出这些建议
- PIMCO:今年美债市场大有可为 美国经济衰退温和是加分项
- “顶流”基金经理陆彬四季报出炉:加仓艾为电子、中国平安,减持安恒信息、雅化集团
- 【育儿问答】3岁孩子近几个月反复感冒是怎么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