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
原标题: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用了哪些“黑科技”?黑科技
中新财经3月2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人脸识别、区块链、建造物联网……这些最新的北京技术已经被运用在了被视为传统领域的建筑行业上。
作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项目的城市主力军,中建一局日前透露,副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总承包)工程——副中心160地块项目就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心最“黑科技”智慧技术,打造建筑“超级大脑”,工程实现工地数字化、黑科技精细化、建造智慧化管理。北京
一是城市区块链首创应用,实现建筑业“零”的副中突破。
在这一工程中,心最区块链精细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首创应用,工程实现建筑业“零”的黑科技突破。该系统可用于工作流和数据储存管理,就像把每个文件设置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所有数据一经存储不能篡改,防止数据丢失,提高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系统中还内嵌专家库,当项目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根据专家特长在线挂“专家号”提请诊断,专家诊断后形成专项解决方案,为项目形成“电子病历”,可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参考经验,规避同类施工问题发生。
二是AI智能算法升级,实现100%智能抓拍巡检。
160地块项目采用的智慧巡检眼镜设备融入了AI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眼镜捕捉画面+后台AI算法实现毫秒级别人脸检测,可对地下室等密闭空间进行智慧监测,使地下施工检查由过去的被动“监督”变为智能的主动“监控”,可对“人员、机械、物料、方法、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做到精准定位人员、远程技术指导。
三是物联网智慧监测,实现实时监控主动监管。
项目采用了当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BIM+传感设备实现对高支模、深基坑、临边防护等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工程现场深基坑以及周边建筑物、管线等隐患。在塔吊、卸料平台、外用电梯安装传感设备出现危险情况时及时作出反馈,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的双转变。
四是BIM5D+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安全预警规避风险。
项目采用的BIM5D+智慧工地预警平台系统,实时显示多维度的监测数据,实时查看塔吊吊钩监控画面,实现塔吊运行状态的多方位监控。一旦现场发现吊钩隐患,一方面在现场语音警告,提示塔吊设备操作人员规避风险;另一方面警告信息通过手机app自动推送给项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根据预警信息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百科)
-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 毛竹青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重庆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平女士;四川银保监局 ...[详细]
-
4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8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四川8例,广西4例,上海3例,广东3例,北京1例,江西1例),含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 ...[详细]
-
注意!3月以来券业共领22张罚单,8家券商被罚,这三大业务是重灾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3月以来券业共领到22张监管罚单,包括新时代证券、、等8家券商被罚,此外还有14张罚单开给券业的从业者。具体来看,涉及经纪 ...[详细]
-
《德黑兰时报》4月12日报道,伊朗贸易促进组织TPO)和国际商会伊朗委员会ICC伊朗)于11日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以合作促进发展该国的国际贸易。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合作开发新的贸易工具以提高伊朗公司的 ...[详细]
-
成都轨道集团工作人员向商家普及减免租金政策。“非常感谢轨道集团雪中送炭,让我们渡过难关。”11月19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为有效助力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成都轨道集团伸出援 ...[详细]
-
一、境外输入疫情4月10日0~24时,福建省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4月10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05例,目前住院33例,无死亡病例;现有报告境外输入无症状感 ...[详细]
-
快讯:美布两油均跌超2.3% 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近100美元/桶整数关口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10日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局对辖区里在疫情期间因拒不履行个人责任、单位责任,章某等3人被立案侦查、调查。近日,锦江警方在工作中接相关部门移送线索并初查发现:章某男,30岁, ...[详细]
-
2022年11月22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健康知识:《【儿研所儿医说】齐心协力,预防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自201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第三周确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详细]
-
本报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4月11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公告称,由于旧政策文件即将于2022年4月30日到期,为支持职工购买基本住房,天津市重新印发《关于购买首套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