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涨超预期!海天净利增速刷新低,“酱油茅”时代暂停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姜艳鑫 黄兴利 北京报道
消费的酱油茅“寒气”传递到了调味品企业身上,上半年“酱油茅”净利润增速降至上市以来中报新低。成本超预
8月30日,上涨速刷时代海天味业公布上半年成绩显示,期海继2021年打破营收、天净净利润连续10年两位数增长的利增记录后,今年上半年,新低海天味业延续了去年需求疲软、暂停成本上涨的酱油茅双重压力,归母净利润增速降至1.21%,成本超预为上市以来中期最差。上涨速刷时代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期海餐饮企业营业时间缩短,天净对大部分营收依赖餐饮渠道的利增海天味业影响颇重。传递到二级市场,新低近6个月,海天味业股价跌近12.5%,截至8月31收盘,海天味业报80.56元/股,涨2.95%,总市值为3733.02亿元。
海天净利增速降至上市同期“冰点”
上半年,海天味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稳坐调味品企业头把交椅,不过放缓的业绩增速,使这份成绩单显得不那么完美。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天味业以135.32亿元的营收再次刷新去年成绩,但营收增速同比增长9.73%却逊色于另外三家调味品企业—、千禾食品、。
虽然营收突破新纪录,但上半年海天味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21%至33.93亿元,净利润增速触及上市同期新低。2018年-2021年,海天味业中期净利润增幅分为23.3%、22.34%、18.27%、3.07%。需要提及的是,在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的净利润增幅为-6.36%,为上市以来最低。
就上半年影响经营的原因,海天味业在公告中提及,销售端因国内疫情多点爆发,餐饮、旅游等行业遭受冲击,自身产品订单出货量放缓。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整体餐饮消费环境不景气,多数餐饮企业盈利困难,从而对销售收入很大程度依赖B端的海天味业造成了影响。在今年3月的业绩交流会上,海天味业在回复投资者问题时表示:“受到疫情影响,这两年餐饮端的占比略有所下降。”
此外,海天味业还在中报中提及今年成本继续超预期上涨,使其盈利能力被压缩。上半年海天味业成本上涨14.58%不及营收增长速度。为应对原材料上涨,去年四季度,海天味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这也是时隔多年海天味业再次提价。
今年3月海天味业的产品提价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目前来看,提价暂时未能抵消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响。上半年海天味业毛利率减少2.39%至38.05%,很明显这位“调味品一哥”盈利能力开始降速。
令人意外的是,海天味业在业绩持续承压的情况下,依然在销售方面下了重金,上半年,海天味业的销售费用为6.88亿元,同比增长1.82%,超过中炬高新、加加食品、三家销售费用之和。
经营对手也遭“成本啃噬”
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加加食品整体调味品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
其中,中炬高新旗下调味品公司—美味鲜上半年营收增长10.09%至24.64 亿元,归母净利润减少7.09%至2.86 亿元。美味鲜的业绩增长也推动中炬高新的业绩增长。上半年,美味鲜营收贡献占中炬高新总营收约93%。
从产品端来看,海天味业与中炬高新在主营业务上高度重合,其中重合度最高的就是酱油业务,上半年海天味业酱油业务实现营收74.93亿元,同比增长6.81%,占总营收比重59.05 %;中炬高新酱油业务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8.92%,占总营收比重的56.71%。
此外,海天味业的强势业务调味酱成为其上半年唯一收入下滑业务,收入为14.22亿元,下滑3.6%,与之不同的是中炬高新更侧重鸡精、鸡粉以及食用油的发展。
另外两家调味品企业,四川千禾味业、湖南加加食品从营收上来看两家相差无几,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10.15亿元、9.43亿元,增速为14.56%、12.02%。但净利润表现却参差不齐,因去年同期净利润较低,上半年千禾味业净利润增长80.56%至1.19亿元;加加食品净利润在去年下滑的基础上再次下滑,上半年下滑83.47%,仅有315.39万元,成为四家调味品企业中唯一净利润没有过亿的企业。
同时,这两家企业与海天味业、中炬高新相同也以酱油业务为主。上半年千禾味业酱油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0.47%;加加食品酱油业务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3.96%。除酱油业务外,千禾味业仅披露食醋业务的收入,加加食品则另外包括了味精、鸡精、食醋、食用油业务。
需要提及的是,加加食品与中炬高新均披露了食用油业务的收入。据了解,加加食品实施“1+1”品牌战略,其中“加加”专注于调味品,“盘中餐”则专注于植物油,上半年加加食品盘中餐食用油实现收入2.5亿元,中炬高新食用油实现收入2.2亿元。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在原材料成本承压的情况下,上述各家营业成本均较去年出现增长,其中,千禾味业增涨28.12%、加加食品上涨17.65% 、中炬高新上涨18.44%。
针对成本持续上涨端挤压净利润的原因,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在《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材料成本上涨一方面是供求关系不平衡,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因此在各企业都在不断扩产,货币政策持续逆周期调节下,成本压力短期内不会出现结构性减弱。”
各家为达成目标动作不断
当下成本上涨给调味品企业带来不小的经营压力,以海天味业为首的调味品企业们试图通过涨价来对冲成本的影响。
在海天味业3月的业绩交流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若2022年原材料涨价仍继续,公司是否考虑继续提高各产品的出厂价?海天味业回复投资者时表示:“提价主要还是要看成本压力承受情况,公司首先会尽量通过挖潜增效内部消化,短期内暂时还不会提价。”
海天味业还提及,“按照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趋势,去年的提价将难以完全覆盖现有成本的压力。”
在提价后成本仍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去年年报中,海天味业曾提出2022年的增长目标,计划今年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净利润74.7亿元,营收和净利润目标增幅均为12%。但严谨的海天味业也提及该经营目标受未来经营环境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不过,从其上半年完成度来看,海天味业若要完成全年任务,下半年净利润方面会继续承压。今年3月,海天味业曾表示,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消费多元的需求,公司继续加大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加快产品的推陈出新,也会在米面粮油、火锅底料等跨界产品上逐步发力。据悉近两年,海天味业更是不止一次并购油企,试图扩大调味品外领域外的版图。
其实,为保业绩调味品企业也均在行动,8月29日中炬高新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拿出数不超过1438.8万股的股份作为激励,认购价格为18.14元/股。并将考核指标设立为2022年-2024年实现营收目标为55亿元、63亿元、8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目标为13%、14% 、15%,两项目标完成度各占考核结果的一半。
从考核标准来看,这对于中炬高新来说难度如何?以去年为例,去年中炬高新实现营收51.1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7.52%,若今年下半年保持上半年的增长水平,中炬高新完全完成目标并不困难。相同的还有加加食品,其在去年就发布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考核年度设定为2021年、2022年、2023年。考核要求扣非净利润或营业收入不低于相应要求。
“企业推出激励计划目的是为了推动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但在当前供给冲击、需求萎缩、预期减弱的经济下行周期,当市场供求关系偏紧、供过于求,激励对业绩表现的效果也会减弱。”沈萌认为,如果能够顺利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企业的目标达成率就会较高。
对于下半年提升业绩的方法以及如何解决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了海天味业的电话,并未接通。同时将问题通过邮件发送给了海天味业,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责任编辑:综合)
-
广发黑色金属日评:钢材宏观预期转好支撑远月价格,建议关注1-5反套机会
【现货和基差】唐山钢坯-20至3500元每吨,现货下跌20-50元,华东螺纹-50元至3790元每吨,基差119元,热轧-30元,华东3830元,基差74元;【利润】成材现货利润向上有所修复,并转为正 ...[详细]
-
“改造”出来的低碳建筑: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采用光伏发电、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等多种手段减碳
节能减碳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除了提倡新建绿色建筑之外,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也成为建筑减碳的必经之路。今年3月,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到,到2025年我国完成既有建筑节 ...[详细]
-
经济日报调研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中国式现代化”深度探析④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调研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当现代化与工业文明相伴而生,如何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是世界现代化史中的一个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坚 ...[详细]
-
当地时间12日,欧盟委员会建议成员国给予波黑欧盟候选国地位。按照欧盟规则,此项建议需经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通过,才能正式生效。欧盟现有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及乌克兰等7个候选国。总台记者 郑治 陶冶 ...[详细]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五城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 支持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
来源:华夏时报文/刘佳11月21日,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印发的《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庆秋来源:BT财经ID:btcjv1)零跑的竞争目标不是“蔚小理”而是特斯拉,但对于零跑而言,低价的标签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撕掉的。零跑汽车上市首日 ...[详细]
-
作者 | 灵灵恒大坠入2万亿债海时,拖累了不少人,这其中就包括厨电龙头。2021年,老板电器营收突破百亿,同比增速达到24.84%,按理说是好消息。但其它指标却难掩窘况,同期净利润同比下降19.81% ...[详细]
-
来源:瞭望智库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这位“探秘者”有什么本领?将为人类带回什么信息?新华社 ...[详细]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通知,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 制造业节能降碳迎“新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电冰箱、洗衣机、空气净化器、热水器……家庭生活中,哪些产品设备耗能最多?能效提升怎么做?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 ...[详细]
-
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潮头观澜)王 政《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1日 第 09 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制造强国,提出“把推动制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