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恒科技拟卖房卖基金回笼资金 至少2.4亿收购中国大恒剩余股权聚焦主业
炒股就看,大恒权威,科技专业,拟卖及时,房卖全面,基金焦主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回笼恒剩 拟卖房卖基金最低回笼资金11.7亿 至少2.4亿收购中国大恒剩余股权聚焦主业 来源:长江商报 卖房、资金至少卖基金公司股份,亿收余股业大恒科技正大量回笼资金。购中国 6月25日,权聚大恒科技(600288.SH)公告称,大恒公司拟出售位于北京总部的科技两层房产,最低出售价格达1.71亿元。拟卖同时,房卖公司公告称,基金焦主拟出售所持诺安基金20%的股权,售价不低于10亿元。两则公告显示,大恒科技最低可回笼资金11.7亿元。 还是在6月25日,大恒科技公告称,中科实业集团拟转让其所持有的中国大恒27.30%的全部股权。中国大恒是大恒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后者当前持股72.70%。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中国大恒27.30%股权估值约2.42亿元,但是由于公司盈利情况良好,估计实际估值要高于2.4亿元。 出售基金公司股权传言成真 大恒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和半导体元器件四大板块。 6月25日,大恒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出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号大恒科技大厦北座9层、10层,建筑面积合计4263.98平方米(其中每层建筑面积2131.99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1691.96平方米)的自有办公房产。 大恒科技表示,公司将参考市场价格并根据公司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以不低于4万元/平方米(如与评估值存在差异,以高者为准)为最终成交价格。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按照上述价格计算,大恒科技两层建筑最低出售价格达1.7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大恒科技大厦附近房价约为每平方米10万元,公司实际成交价格或将大幅高于评估值。 大恒科技表示,本次出售房产有利于盘活公司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本次交易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日常营运资金需求,促进公司主业发展。 就在同一日,大恒科技还公告称,公司拟出售所持有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诺安基金”)20%的股权。 大恒科技介绍,鉴于目前该事项正处于筹划阶段,后续还需进行审计、评估等论证程序,公司拟以不低于10亿元(如与评估值存在差异,以高者为准)为最终价格出售该部分股权。 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诺安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11.24亿元和2.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和6633.54万元,经营情况良好。 大恒科技表示,公司基于盘活存量资产,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增加公司运营资金等综合考虑,出售标的公司股权。 需要提及的是,5月30日,大恒科技曾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公司注意到近日媒体报道称公司“拟出售所持诺安基金的20%股权等”。 大恒科技表示,公司目前对于出售所持诺安基金股权仅有初步意向,并未形成任何决议,也未与任何相关方签订资产出售协议。 没想到,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传言变成了现实。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综合来看,大恒科技同一天公布了卖房卖基金的消息,最低可回笼资金11.7亿元。 中国大恒年营收增11%毛利率略涨 上市公司出售资产回笼资金,通常是业绩不好或者急需现金。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大恒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33.06亿元、23.15亿元和25.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29.97%和9.59%;净利润分别为7308.76万元、5722.82万元和9193.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31%、-21.70%和60.65%,业绩虽有起伏,但已逐步企稳回升。 2022年一季度,大恒科技营业收入达5.03亿元,同比增长23.66%;净利润亏损920.53万元,同比增长61.77%。 尽管一季度亏损920.53万元,但考虑到上年同期亏损2407.69万元,大恒科技的盈利水平也出现了好转。 一季报中,大恒科技表示,净利润亏损收窄主要系本报告期新能源产品销售利润同比增加所致。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大恒科技货币资金达2.67亿元,短期借款达1.17亿元,公司现金流并不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6月25日,大恒科技还发布一则收购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大恒”,注册资本30000万元,公司持股72.70%)于近日收到其少数股东中科实业集团出具的函,中科实业集团拟转让其所持有的中国大恒27.30%的全部股权。 综合考虑公司资金计划安排及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大恒科技表示,公司拟行使优先购买权,以现金方式购买中科实业集团持有的中国大恒27.30%的全部股权。 2021年年报显示,中国大恒的主导产业机器视觉组团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较2020年度的8.78亿元增加23.01%。 2021年和2022年一季度,中国大恒营业收入分别为16.65亿元和3.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02.52万元和2342.51万元。其中,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 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大恒净资产为8.88亿元(经审计)。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按照经审计数据计算,中国大恒27.30%股权估值约2.42亿元,但是由于公司盈利情况良好,估计实际估值要高于2.42亿元。 大恒科技表示,如果收购完成,中国大恒将变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不会引起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同时符合公司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媒:尹锡悦视频会面马斯克,呼吁特斯拉对韩进行投资
- 快讯:氢能源板块持续强势 京城股份、冠城大通、粤水电涨停
- 上海市政协:发挥政协制度优势、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助推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 新能源汽车遇“原材料之困”,如何破局?
- 龙光集团:预计房地产行业短期内仍面临困难,将于需要时出售资产
- 美欧最早将于周五达成能源协议:确保美国对欧天然气供应
- 美法院判决:中兴通讯五年合规监察期结束 不附加任何处罚
- 私募巨头景林最新发声!恐慌性抛售已在上周发生,现在应重仓买入并长期持有这类公司
- 内蒙古赤峰:二胎及以上家庭买二套住房的,按首套政策执行
- “五菱神车”也要涨价了!最高涨八千元,低配版涨幅近14%
- 携程去年营收200亿,直播间预售产品核销率超30%
- 是机密还是假消息?美媒爆俄美防务官员上周罕见会晤,一名俄将军“情绪爆发”
- 国家卫健委:发热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是非常重要的
- 福州新版轨道交通规划公示:向海发展,助力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 快讯:房地产板块再度走高 海泰发展、市北高新、天保基建等多股涨停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600亿元
- 机构发布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首套利率再下行,18城降至“3字头”,创新低
- 中国移动2021年业绩增长7.5% 移动云增速业内第一,5G套餐渗透率仍落后同行
- Nikola已生产首款电池电动semitruck 计划Q2交付
- 金融行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神州信息赵巍解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