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扩投资部署新金融工具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助力重大资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政策性、项目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建设金融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日前表示,扩投人民银行支持开发银行、署新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助力重大资部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项目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建设金融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扩投与此同时,署新人民银行牵头支持开发银行、工具农业发展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助力重大资部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项目贴息期限2年。建设金融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稳定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助力实现扩投资。
补充项目资本金 撬动社会资本
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但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建投资增长的关键环节,叠加当前地方财政压力持续加大,需要多渠道拓展基建项目资金来源。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设立,可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优势,补充项目资本金,并具有杠杆效应,撬动更多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的配套资金。
在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看来,部分重大项目融资资金需求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期限长、回报率偏低,并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社会资本直接参与难度偏大。本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建重点项目,可以作为资本金使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杠杆效应,有助于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来源不足或者阶段性不到位的难题。
“整个链条的安排,就是充分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利用其低成本、长期限、能优化项目资产负债率的特点,直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与此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的介入,承担了项目资本金的风险,也能给社会资本以信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金融工具相关问题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明确,“该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有利于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
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把握市场化原则
在投资方向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该负责人还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资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按市场化原则,依法合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保本微利,投资规模要与项目收益相平衡。二是投资项目既要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三是只做财务投资行使相应股东权利,不参与项目实际建设运营。四是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退出方式。
“项目方面,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足够多的备选项目清单,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通过金融工具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投资。对于投资的项目,发展改革委选送有关部门,加强用地、环评等开工要素保障。监管方面,督促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做好工具运营、投后管理、风险控制等相关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
财政货币联动 助力扩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金融工具取得实效,资金方面,人民银行牵头支持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中央财政按实际股权投资额予以适当贴息,贴息期限2年。这也体现了在支持重大项目过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间的联动协调。
“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金融债券融资,资金来源期限长,可以提供利率较低的超长期限贷款,其资本、流动性约束相较商业银行而言也偏低。本次发行的金融债券获得财政贴息,会使得融资成本显著低于市场利率,超低资金成本也意味着其可支持相对公益性更强的项目。”王一峰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条件下,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责任编辑:焦点)
-
银行又双叒获得股东增持了!11月21日,公告,公司股东江苏交控全资子公司云杉资本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于10月20日至11月18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08亿股,增持比例1.05% ...[详细]
-
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11月19日,“2022中国绿色金融学术年会”于武汉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围绕“碳中和与转型金融”主题发表演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编辑/刘蕊本周一,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对媒体证实,该公司已经“差不多敲定”,计划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生产3纳米(nm)芯片。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一座价值120亿 ...[详细]
-
重磅!降准要来!国常会部署六项新任务,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政策工具,巩固经济回稳向上!
11月23日,据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 ...[详细]
-
【韩国央行:韩80后至00后减少消费加剧经济衰退】财联社11月21日电,据韩国银行央行)2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与其他人群相比,韩国80后至00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低谷期大幅减少休闲、爱好等方面 ...[详细]
-
经济日报近年来,印度人口年复一年的迅猛增长给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跃升潜力,但也带来了粮食压力、土地负担和住房、医疗、入学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印度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迫在眉睫,需要将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实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1月22日上午在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论坛主题为“共促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航运业新发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致 ...[详细]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袁小存】苏联第一任同时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当地时间8月30日在莫斯科去世,终年91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推文深表哀悼,他在推文中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是一位独一无二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林子)北京时间11月22日,因贾跃亭而在资本市场上引人关注的法拉第未来FF)发布了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出现3.67亿美元的运营亏损,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32亿美元运营亏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