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期中考”:老兵加固护城河,通威面临高门槛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600438.SH)低价入局光伏组件环节的期中考当天,其余组件龙头一片飘绿,光伏唯有通威股份翻红。组件通威股份紧接着继续在舆论场发力,老兵临高“要么不做,加固要做就是护城河通行业前三,争取第一。威面” 而组件行家们的门槛隔空喊话刀锋却微微向内收敛。 “光伏行业是期中考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新组件厂商进入是光伏一种正常现象,在过去接近20年行业快速发展的组件过程中,这是老兵临高经常出现的。很多资本要进到组件环节或者是加固上下游恰恰说明这个行业是好的,而且发展快。护城河通”(002459.SZ)在近日的威面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不过,无论是一票组件老牌玩家齐刷刷甩出募资扩产计划,还是重回出货量之首的(688223.SH)向新特能源(1799.HK)下单33.6万吨多晶硅料,无一不证明——下半年的厮杀才刚刚开始。 组件江湖并不平静 今年上半年,组件厂商有点难。 上游环节高昂的价格挤压下游利润,海外市场的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对企业的组件出货量规模造成了困扰,贸易壁垒、关税搅拌、专利诉讼等“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 好在,整体需求依然坚挺,海外出口量高增。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组件出口量共计78.6GW,同比增长74.3%。内忧与外扰之下,各家的净利润依旧保持正向增长。 组件江湖的波澜从未平息。 随着晶科能源中报出炉,组件第一梯队的“期中考卷”全部交卷,组件厂商的排名再次改写。 晶科能源组件出货重拾第一,一季度组件出货受阻的(601012.SH)追赶上来,与排名第二的(688599.SH)不相上下。前三名出货量均超18GW。晶澳科技、阿特斯(CSIQ.O)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出货量为15.67GW和8.69GW。 隆基绿能在一季度因上游价格高昂“战略性”地减少了出货量来维持利润的稳定,而到第二季度奋力追赶完成超车。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业绩电话会上也坦言毛利率下降,其作出的解释是,“今年业绩受到的最大伤害是组件,由于该环节是期货业务,实际签单都是半年前和一年前的。” 李振国还表示,今年如果外购电池片再出货肯定是不赚钱的,所以今年出货量就这么多了,电池片是短板。 不过,隆基绿能仍维持了全年50至60GW的出货量目标。 受益于海外需求的高增,海外市场也是今年上半年组件大厂集中发力的方向。 晶科能源上半年的组件出货目的地情况显示,欧洲市场占比最高,中国、亚太和新兴市场区域均有较高贡献。在欧洲市场,其N型Tiger Neo系列组件产品实现了大量签单和较高溢价水平。 晶澳科技的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境外营业收入达19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0%,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7%。同期,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达15.67GW(含自用108MW)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占比约67%,分销组件出货量占比约39%。 天合光能则继续专注于大尺寸组件的出货,其组件业务上半年的出货量为18.05GW,创半年度出货量新高。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占全行业210组件总出货约50%,市场份额整体维持上升趋势。 一体化仅是门槛 对于追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通威股份而言,如何跻身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的组件市场,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的研报认为,通威股份首获光伏组件大单,有望通过价格优势抢占业内二三线企业的市场份额。叠加硅料产能的释放及技术提升,或将带动光伏组件价格下行。同时,由于光伏组件成本占电站投资近半,组件价格下行有望提升光伏电站与BIPV投建需求,并提升项目运营的IRR(内部收益率)。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环环相扣。除了在多晶硅和电池片环节的产能与产量具备实力,其还与硅片“新秀”(600481.SH)在还原炉、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上互为采购买方,在产销上有所保障。 这也意味着,通威股份将受益于其自有的多晶硅、电池片产能和硅片供应,在组件产品的价格控制上具有主动性。 就技术路线而言,通威股份在TOPCon电池的布局即将放量,“为满足下游客户对新一代电池产品的需求,公司规划新增建设8.5GWTOPCon电池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该公司表示。 不过,针对未来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厂商盈利能力的影响,业内议论纷纷。 晶科能源的管理层在最近的一场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的盈利影响非常复杂。该公司认为,一体化企业会有优势,自身也有能力凭借全球品牌渠道以及N型先进产品出货提升保障盈利水平。 不过,在多晶硅产能放量,价格摇摇欲坠之下,一体化厂商优势的优势如何体现还需验证。但可以看见的是,组件市场的老牌玩家正在蓄势待发,加固自身的护城河。 晶科能源表示,目前公司在各主流市场都有大量的储备项目,将适当提高国内市场占比。基于今年的产能布局,公司明年出货增长幅度将大于市场容量的提升比例。 该公司的底气是,在N型组件的布局已成气候,TOPCon组件的产能开始逐具规模。目前,晶科能源已有16GW的TOPCon组件产能,一体化成本持续下降。而下半年合肥二期8GW、尖山二期11GW已在建设中,TOPCon转换效率目标还将提高。 晶科能源预计,年底硅片、电池、组件产能预计分别达到60GW、55GW、65GW,且有信心实现全年35至40GW出货目标。 晶科能源方面还在近日更新了可转债的发行预案,计划募资100亿元,用于年产11GW电池产线、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等。 天合光能目前也在推进可转债发行工作,计划募集资金88.9亿元,该事项已获上交所受理。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从而得以自建一定比例的上游产能,促进N型技术路线的提升和整体推广。 8月25日,晶澳科技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0亿元,用于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年产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年产10GW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晶澳科技称,按照公司未来产能规划,2022年底规划组件产能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会继续保持组件产能的80%左右。在建和规划产能明年将陆续投产达产,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过7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相应增加。 不过,由于组件销售面向C端,在渠道和供应链等具有一定准入门槛。正如通威股份在投资者会议上所言,“分布式与海外TO C属性明显,短期不能说仅有成本优势就能建进去,品牌的搭建可能是未来组件环节一个主要挑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常会:决定11月底前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 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 泰科电子:全力加速生产运营,帮助产业链恢复活力和韧性
- AI眼底筛查正改变医院就诊模式?北京医院眼科首席专家:是一个大的革新
- 40家,A股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市潮!27家涉“非标”审计意见,保壳“财技”被堵漏
- 2022年11月24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美国飓风季节将至 墨西哥湾“风吹草动”恐引发新一轮油价疯涨!
- 北京连续三天无新增社会面病例
- 北京:明起西二旗等多个地铁站恢复运营
- 俄媒:乌方袭击赫尔松州新卡霍夫卡
-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
- LED照明产品出口额猛增!芯片及海运价格回落 利好行业发展
- “50辆宾利堵车位”背后:深圳最难停车 18万元/平的豪宅业主也发愁
- 破千亿元!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深圳:允许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登记的小汽车的个人申领混合动力小汽车增量指标
- 俄限制惰性气体出口:A股特气概念大涨 电子特气仍待国产化
- 蚌埠一处刚修复的路面在大雨中塌陷,初判定因地下管网渗漏
- 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
- 外交部:胁迫外交的发明权、专利权、知识产权都非美国莫属
- 美联储淡化中性利率目标 政策紧缩的终点线更加模糊不清
- 英首相约翰逊今晚将面临是否出局考验
- 搜索
-